披鳞

pī lín [ pi lin]
繁体 披鱗
注音 ㄆ一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词语解释

  1.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夕郎矫矫,名重披鳞。”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披鳞蹈鑊,朝士夺色。”参见“ 批逆鳞 ”。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参见“批逆鳞”。

唐皇甫澈《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明袁宗道《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夕郎矫矫,名重披鳞。”
明蔡汝楠《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披鳞蹈鑊,朝士夺色。”

披鳞的网络释义

披鳞

  • 出自<绘图双百喻>
  • 原文:昔者,韩非造言曰:“龙颔下有逆鳞,披之则杀人。”’千载而下,莫不敛手,无敢撄之者。
  • 李生,豪侠士也。尝语人曰:“披逆鳞果杀身乎?吾不之信也,当以身试。”闻其言者,皆骇然远避,如见不祥。李生乃只身提剑而至东海。擒龙,以剑披其逆鳞,龙辗转反侧,吐骊珠以求免。李生掷剑长啸,大笑曰:“杀人者,固如是乎!”
  • 今人每曰:“某者,虎狼也,慎远避,勿撄其怒。”是使骄横者益无忌也。此亦批逆鳞之比矣。所欠者,李生耳。
  • 从前,韩非子扬言说:“龙的嘴巴下面有倒生的鳞片,如果谁翻动它将会被龙杀死。”一千多年来,没有不收住手,没有敢惹它的。
  • 李生,是个豪侠之士。曾经对人说:“翻动倒生的鳞片果真能使人死亡吗?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我想我应该亲自试一试去。”听过他说过这话的人,都很惊讶,远远地躲着他,就像碰见不吉利的东西一样。李生于是就孤身一人拿着宝剑到了东海。捉住龙,用剑翻动它倒生的鳞片,龙痛得辗转反侧,不能忍受,就吐出宝珠来求饶。李生把剑一抛长吼一声,大笑着说:“能杀人的东西,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 现在每个人都在说:“某个人就像虎狼一样,要谨慎点离他远一点,不要惹他生气发怒。”这就使那些原本就骄横的人更加的毫无忌惮。这也是翻动倒生龙鳞的故事所比喻的意思。世间所缺少的,是李生这样的人。
  • 1.披:翻动;2.撄之:触犯它,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3.骊珠:一种珍贵的珍珠,传说出自龙的颔下;4.敛:收,收住;5.骇然:害怕的样子。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HCY
    五行:
    仓颉: QDH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动词

    (1)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3) 打开;开发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5) 拨开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7) 覆盖或搭衣于肩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9) 翻开;翻阅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10)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11) 披靡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12)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 陈述 。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14) 分析;辨析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英文翻译

    wear; split; c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1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1 pia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a1 [宝安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陆丰腔] pi6 bi3 [东莞腔]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pia1
    ◎ 潮州话:p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ʰĭephie/phye
    lín [lin]
    部首: 810
    笔画: 20
    五笔: QGO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MFDQ
    四角: 2915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鱼,粦( 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11) 姓

    英文翻译

    fish scale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 潮州话:罗因5 罗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阳]lêng5 lang5(lêng lâng)

    宋本广韵

    披鳞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