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鳞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敢于直言犯上。
《陈书·后主纪》:“若逢廷折,无惮批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 曹御史 狂戇批鳞,不识忌讳,囚繫十载。” 清 邵长蘅 《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愍梅花诗卷》诗:“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诚欲行革命也,诚欲行革命以救 中国 也,则批鳞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顾之价值耶!”参见“ 批逆鳞 ”。
削除鱼鳞。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快与我抹下浅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鳞。”
引证解释
⒈ 谓敢于直言犯上。参见“批逆鳞”。
引《陈书·后主纪》:“若逢廷折,无惮批鳞。”
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曹御史狂戇批鳞,不识忌讳,囚繫十载。”
清邵长蘅《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愍梅花诗卷》诗:“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诚欲行革命也,诚欲行革命以救中国也,则批鳞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顾之价值耶!”
⒉ 削除鱼鳞。
引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快与我抹下浅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鳞。”
批鳞的网络释义
批鳞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2) 同本义 。如:批他几个嘴巴;批颊(打耳光)
(3) 引申为打、攻击 。如:批挞(敲打);批拉(搏击;扑打);批头竹片(衙役手中的打人竹片。一头扎紧,一头劈分细条);批难(抗击仇敌);批鳞(触犯君王和显贵)
(4) 引申为刺入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庄子》
(5) 批示。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他材料上写指示 。如:批文件;批作业;审批(审查批示);批帖(批文);批回(中央对地方官署奏请事宜的批复文书);批详(已批的公文);批子(支取银钱的批条);批反(批示答复)
(6) 分析;评论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红楼梦》
(7) 又如:揭批(揭发批判);批削(即批改);批拓(讥讽;轻视);批点(批评指画);批搨(即批评)
(8) 排除;排挤 。如:批黜(开除贬斥);批抵(排挤打击);批根(排斥,摈弃);批倾(犹排斥);批患(排除祸患)
(9) 披露
妙玉扶乩批出来,众人不解。——《红楼梦》
量词
用为众多人或大批货物。如:一批游客;大批货物
名词
(1) 评语 。如:眉批(在书眉或文稿上方写的批注);朱批(用朱笔写的评语);批本(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批抹(犹言批注校改);批笔(对作品加的评语)
(2)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 。如:线批儿;麻批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3 poi1 pe1 biang1 [客英字典] pi1 pai1 pe1 [陆丰腔]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zi1 [台湾四县腔] pi3 poi1 pe1 biang1 [东莞腔] pi1 [宝安腔] pi1
◎ 潮州话:p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磇 | 匹迷 | 滂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pʰiei | phe/ph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鱼,粦(
)声。本义:鱼甲)(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11)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罗因5 罗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阳]lêng5 lang5(lêng lâ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