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薮
繁体
抖藪
注音
ㄉㄡˇ ㄙㄡˇ
词语释义
1.搜索,寻找。
2. 以手举物而振拂。
3.抖却;摆脱。
4.振作;奋发。
5.显露,显示。
6. 颤动;哆嗦。
7.威风,神气。
8.佛教语。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抖擞 ”。
引证解释
⒈ 见“抖擞”。
抖薮的网络释义
抖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2) 振动;甩动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
(3) 颤动,哆嗦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4)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5) 振作
抖起精神
(6)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7)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英文翻译
tremble, shake, rouse; give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斗 | 當口 | 端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tux/tov | t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2) 同本义
薮,大泽也。——《说文》
十薮。——《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
薮,物之归也。——《国语·周语下》
度山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山薮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密迩奸薮。——郭璞《奏请平刑书》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英文翻译
marsh, swamp; wild count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