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动

dǒu dòng [dou dong]
繁体 抖動
注音 ㄉㄡˇ ㄉ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抖动 dǒudòng

(1) 用手有力地振动物体

抖动一条毛毯
shake

(2) 颤动

下巴抖动
tremble;vibrate;quiver;shiver

词语解释

  1. 颤动。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可以看见他们紧张的神经在那里抖动。”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那塔影随着水的波纹在抖动哩。”

  2. 用手振动物体。如:他拿起绳子抖动了一下。

引证解释

⒈ 颤动。

瞿秋白《乱弹·吉诃德的时代》:“可以看见他们紧张的神经在那里抖动。”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那塔影随着水的波纹在抖动哩。”

⒉ 用手振动物体。

如:他拿起绳子抖动了一下。

抖动的国语词典

颤动。

如:「他藉著抖动四肢来驱散寒意。」

抖动的网络释义

抖动

  • 抖动是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测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时钟和串行信号的最重要测量参数(注:并行总线的最重要测量参数是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一般这样定义抖动:“信号的某特定时刻相对于其理想时间位置上的短期偏离为抖动”。
  • 抖动造句

    魔术师的手只是抖动了一下,那条丝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你抖动的头像是世界上最美的闪图。
    凌晨,随着滑轮接触地面,飞机一阵抖动,我终于说出了最后一句再见。
    不禁在寒风中裹紧了衣服,微眯着眼,看见你的身影,一上一下地抖动起来。
    海,双手伸掌,指尖相对,掌心向下,边向两侧移动,边抖动手指!幅度要大。
    他的手激烈地抖动起来,浮肿的脸像一张黄纸,没有一点血色。
    列车一阵剧烈地抖动。
    风一吹,水面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就像有人在静静地抖动着碧绿的绸子。
    小女孩站在雪地里,身上穿着的衣服不知道等了多久,只觉得冻僵了,她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落上了些许的雪花,她抖动了几下身子,让雪花落地,小腿努力的移动了位置,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淹没了她的小鞋子。
    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成熟的苹果抖动自己灵活的身子。
    晚风拍打着波涛,那柔和的水声,像是有谁抖动着银链,铮铮做响。
    小鸟抖动着彩翼,仿佛展开一把五色的绢扇.
    嘉陵江像匹墨绿的缎子,在月光下抖动。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大自然给这里铺上了一张黄色的地毯。风一吹,好像有人提起地毯在抖动,满天扬起尘烟。
    微微一笑眼睛不见了,腮帮子的两片肉随着运动不停的上下抖动。
    风吹过树梢树叶抖动着,想是在跳着指挥着乐曲。
    狗一抖动,向心力就使水脱身而出。
    鼻子上布满了黑点儿,嘴唇不住地抖动。

    汉字详情

    dǒu [do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UFH
    五行:
    仓颉: QYJ
    四角: 54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2) 振动;甩动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

    (3) 颤动,哆嗦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4)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5) 振作

    抖起精神

    (6)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7)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英文翻译

    tremble, shake, rouse; give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當口上聲開口一等tux/tovtəu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