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旧时指头发上拢,绾在头顶上或两旁的一种发式。形如握拳,表示未婚女子的身份。
《老残游记》第二回:“停了数分鐘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陕北民歌选·迎春揽工》:“三月里哟三月三, 李大女娃 草窑钻;身铺麦秸头枕砖,抓髻压倒偏又偏。”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头发上拢,绾在头顶上或两旁的一种发式。形如握拳,表示未婚女子的身份。
引《老残游记》第二回:“停了数分鐘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
《陕北民歌选·迎春揽工》:“三月里哟三月三, 李大女娃草窑钻;身铺麦秸头枕砖,抓髻压倒偏又偏。”
抓髻的国语词典
将头发梳拢盘结于头顶所成的髻,为女孩或女仆所梳的发式。《老残游记.第二回》:「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也作「髽髻」。
抓髻的网络释义
抓髻
抓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2) 同本义 。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杜诗 韩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3) 又如:抓挠(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抓心(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4) 用手或爪取物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5) 又如:抓子儿(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抓挠(抓取,取得);想抓救命稻草
(6) 扎缚
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水浒传》
(7) 又如:抓角儿(头顶两旁梳扎的髻);抓髻(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抓扎(扎缚;扎束);抓缚(捆扎;扎缚)
(8) 捉住 。如:抓强盗
(9) 买 。如:抓药
(10) 抽 。如:抓彩
(11) 特别重视 。如:抓经济问题
(12) 负责…工作 。如:抓工会工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u3 [宝安腔] zau3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东莞腔] za1 [海陆丰腔] zau3
◎ 潮州话:zua1 riou2/riao2(旧读jìa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髟( ),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英文翻译hair rolled up in a bun, topknot
方言集汇◎ 粤语:g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海陆丰腔] gi5 giet7 [宝安腔] gi5 [陆丰腔] gi5 [台湾四县腔] gi5 giet7 [梅县腔] gi5 [客英字典] gi5 [东莞腔] gi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