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2) 同本义 。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杜诗 韩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3) 又如:抓挠(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抓心(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4) 用手或爪取物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5) 又如:抓子儿(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抓挠(抓取,取得);想抓救命稻草
(6) 扎缚
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水浒传》
(7) 又如:抓角儿(头顶两旁梳扎的髻);抓髻(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抓扎(扎缚;扎束);抓缚(捆扎;扎缚)
(8) 捉住 。如:抓强盗
(9) 买 。如:抓药
(10) 抽 。如:抓彩
(11) 特别重视 。如:抓经济问题
(12) 负责…工作 。如:抓工会工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u3 [宝安腔] zau3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东莞腔] za1 [海陆丰腔] zau3
◎ 潮州话:zua1 riou2/riao2(旧读jìa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2)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4)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5)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6)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 。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7)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 。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动词 (1)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3)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5) 购买 。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 英文翻译goods, commodities, products
方言集汇◎ 粤语:fo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