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把 | 愽下 | 幫 | 麻二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x/peaa | pa |
详细解释
yú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余 | 以諸 | 以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jo/jv | ɕĭ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