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

chéng zài [cheng zai]
繁体 承載
注音 ㄔㄥˊ ㄗ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承载 chéngzài

(1) 承受支撑物体

bear the weight of

词语解释

  1. 承受装载。

    《诗·大雅·緜》“缩版以载” 唐 孔颖达 疏:“以绳束其版,版满筑讫,则升下於上,以相承载,作此宗庙。”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大家希望用这使天地为之震动的力量,把 小刘 承载到人生的新境地。”

引证解释

⒈ 承受装载。

《诗·大雅·緜》“缩版以载” 唐孔颖达疏:“以绳束其版,版满筑讫,则升下於上,以相承载,作此宗庙。”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大家希望用这使天地为之震动的力量,把小刘承载到人生的新境地。”

承载的国语词典

承受负载。

如:「这货车虽小,承载量还是满大的。」

承载的网络释义

承载 (汉语词语)

  • 承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诗·大雅·緜》“缩版以载” 唐 孔颖达 疏:“以绳束其版,版满筑讫,则升下於上,以相承载,作此宗庙。”
  • 承载造句

    奔腾不息的黄河承载了多少华夏文明。
    在那短暂的一段路上,他一生所能承载的感情都已全部燃烧殆尽。
    生活总是这样,给了人一份期盼的机遇,更给了人一份可心的懊悔。把握现在,体悟当前。人生,谁在前进的路上多看那几道风景,谁在坎坷的途中多行了几步,这些都是活在世上的价值所在。生命,本就承载了太多的遗憾与无奈,给他人一抹微笑,无关月圆月缺,不管缘来缘去。
    如果我是大海,我将承载所有的风帆。
    他虽然不善于表达,但是他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中,承载着聪慧和对学习的渴求。。这双带着长睫毛的眼,更给他增添了几分稚气和可爱。。。
    却承载无尽的关爱。
    古往今来,那一项发明不承载着老师做出的贡献。
    这看起来简单的话,承载着父亲多沉重的心情。他们对自己的女儿的那种喜欢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好好爱他的女儿,不仅像个男人一样爱,还要对她包容,和呵护。
    生命,本就承载了太多的遗憾与无奈,给他人一抹微笑,无关月圆月缺。
    嫦娥飞天,承载了多少代航天人的梦想。
    爱代表的应是这世界上所有的纯洁和美好,承载了光明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成为一个人满足欲望的最好借口。
    亲情是泥土,朴实无华的,承载我们的人生。
    它飞舞,因为它是愿望的承载者。
    可是我有着承载的力量。
    家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即使双亲不在那里,我仍然很想念它。
    家乡的老房子,那承载了我童年和少年酸甜苦辣的老房子,记载着我简单而又快乐生活的老房子,将是我人生中永远不老的记忆。
    善者的关爱是融融的暖阳,它承载的能量也许平和,但使人欣慰;恶者的伤害是灼灼的烈日,它散发的能量或许强劲,却教人厌恶。
    感恩母校,因为她承载了我们的希望,寄托了我们的梦想。
    童年像船,承载着天真和快乐。
    也许有一次,树将承载地球的福音。

    汉字详情

    chéng [cheng]
    部首: 106
    笔画: 8
    五笔: BD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NQ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手握;用手掌支撑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4)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6) 接受;承受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7) 又如: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8) 奉承 。如: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9)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10) 秉承 。如: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11) 招认 。如: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12) 侍奉 。如: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如:石承;轴承

    英文翻译

    inherit, receive;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沙头角腔] sin2 [客英字典] shin2 [陆丰腔] shin3 [梅县腔] sh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宝安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东莞腔] s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ʑĭəŋzjing/zjong
    zǎi,zài [zai]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FALK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IKQ
    四角: 43550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2) 又如:载祀(年)

    动词

    (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2) 又如:登载(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3) 描绘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4) 另见 zài

    zài

    动词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载,乘也。——《说文》

    载鬼一车。——《易·暌》

    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縣蛮》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载以来。——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4) 用车船装运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

    多载资粮。——《资治通鉴》

    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6) 承载;负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8) 担任,担负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9)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10) 施行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11) 陈设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大雅》

    (12)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13) 处;登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14) 祭祀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

    (15)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16) 开始

    春日载阳。——《诗·豳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晋· 陶潜《停云》

    (17) 装饰

    载以银锡。——《淮南子》

    (18) 词缀。嵌在动词前边

    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又如:载歌载舞

    (20) 充满

    厥声载路。——《诗·大雅·生民》

    号泣载道。——《明史》

    (21)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

    名词

    (1) 车、船等交通工具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2) 所装运的物件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3) 又如:重载;装载

    (4) 事;事业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1) 又,且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2) 又如:载拜(再拜)

    量词

    (1)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穆天子传》

    (2)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3) 另见 zǎi

    英文翻译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方言集汇

    ◎ 粤语:zoi2 zoi3
    ◎ 潮州话:zai3 za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