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碴儿

zhǎo chá ér [zhao char]
繁体 找碴兒
注音 ㄓㄠˇ ㄔㄚˊ ㄦˊ

词语释义

找碴儿 zhǎochár

(1) 找岔子

找碴儿打架
pick a quarrel; find fault

(2) 吹毛求疵地进行挑剔、批评

总是不停地找碴儿的不满现状的人们
knock

找碴儿的国语词典

找麻烦、制造事端。《续孽海花.第五五回》:「这是因他的意气飞扬,受了政府中的忌视,所以找个碴儿就轰出去了。」也作「找麻烦」、「找事」。

找碴儿的网络释义

找碴儿

  • 《找碴儿》是一款益智休闲游戏,更新时间是2010年10月25日。
  • 找碴儿造句

    李贵才缓过神后看清俩歹徒脸淌着血,满嘴酒气,知道是刚喝酒打了架,正找碴儿发泄。
    他找碴儿跟服务生打了一架,最后进了监狱。
    今天,我们一起关注郑州早餐工程仍然承受的阵痛,不是“找碴儿”,而是为了更好地呵护。
    左宗棠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就故意找碴儿。
    他只是存心找碴儿,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事实上,他们是一群专业“找碴儿”的人,被称为“纠客”。
    经查,刘文与同村的高某和刘某多有不睦,经常找碴儿对二人打骂侮辱。
    但很多人对他提出要求确认对国有资产所占份额的问题不能理解,认为他是故意找碴儿,因为这不具操作性。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向他人要求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就衹能说是在找碴儿。东野圭吾。
    大峪沟镇成立重大事项监督委员会为自己“找碴儿”。
    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医院的各项服务举措实行情况,请市民为医院“找碴儿”、提意见,医院希望通过接受社会监督、改进医院的服务,并增进相互地了解和沟通。
    在新学校,年龄较大的男孩把她当做“富农”的女儿加以嘲弄和虐待,甚至老师们也会挑剔找碴儿。
    和他的邻居找碴儿打架是一件蠢事。
    酒楼老板这才明白,遇到找碴儿的了,于是向琅岐边防派出所报了案。
    他并非像其他员工一样专心于工作,而更像是为了“挑刺儿”、“找碴儿”而来。
    可是,这个阴影却在崔某心里挥之不去,他时常故意找碴儿打骂妻子,老实巴交的妻子一直忍气吞声。
    昨日,记者在桥沟村的采访中了解到,在邻居们眼中,犯罪嫌疑人胡某总爱找碴儿,常与邻居争吵甚至打架。
    余幼华于是认为李某与何某是一伙的,故意找碴儿欺负自己,遂起意报复。
    慈禧皇太后不喜欢这个皇后儿媳妇,常找碴儿难为这位小皇后。
    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地什么心?”。

    汉字详情

    zhǎo [zh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AT
    仓颉: QI
    四角: 530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戈。像用手拾戈。本义:觅取,寻求)

    (2) 同本义

    这可丢了!往那里找去?——《红楼梦》

    (3) 退有余,把超过应收的钱物退还 。如:找算(结算出多付而应找回的钱);找账(补足欠项);他找我一块钱

    (4) 补不足

    当下先秤了一半船钱,那一半直待到县时找足。——《警世通言》

    (5) 又如:找补(添补;补偿;补充);找价(补加价款)

    (6) 希望与……见面 。如:有人找你;明天再来找你。

    英文翻译

    search, seek, look for; find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u3 [宝安腔] zau3 [客英字典] zau3 [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 潮州话:dau2 z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絞上聲開口二等craux/travʧau
    chá [cha]
    部首: 517
    笔画: 14
    五笔: DSJG
    五行:
    仓颉: MRDAM
    四角: 146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小碎块 。如:冰碴;玻璃碴,碗碴子

    (2) 器物破口上的残缺部分

    崭新黑漆的车,把头折了一段,秃碴碴的露着两块白木碴儿,非常的不调和,难看。——老舍《骆驼祥子》

    动词

    (1) 皮肤被碎玻璃、瓷片等划破 。如:小心别让碎玻璃碴了手

    英文翻译

    chipped edge of a contain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za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cra/tradʒʰai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