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批阅
(1)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文件。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你甚至不要坐在书桌上批阅论文。
2、现在这份《鲨鱼保护法》正在欧巴马总统的办公桌上等待批阅。
3、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如何带着一种既怀疑又生气的复杂心情批阅一名黑人学生的考卷的。
4、由于批阅申请书的美国教授们对中国知之甚少,这就需要你对履历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提供细节加以说明。
5、教师们正在忙于批阅考卷。
6、西殿是皇帝批阅公文及与官员们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
7、在送我批阅的陆军部档案中,我看到一份马萨诸塞州陆军副官长写的报告,说您便是有五个儿子光荣牺牲在战场上的那位母亲。
8、批阅完试卷后,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很好。
9、这些网站有更多的交互作用,配有测试题、电脑批阅、还有完整的答案,因此你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
10、我们老师的考卷多得批阅不过来,因此她把其中的一半交由一位朋友代阅了。
11、在线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功能包括布置作业、提交作业、批阅作业、统计作业等。
12、请将我批阅的评语,以及你写的文字,从头开始仔细对照阅读。
13、我保证我是根据申请者的要求来协助其填写此申请表格的,申请者明白表格的内容及所填报的答案,并已经批阅后才签名声明。
14、这台机器能批阅试卷。
15、多项选择题是目前英语测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具有客观性强,批阅快捷等优点。
16、把所有我批阅评语的副本放在一个牢固的档案夹里当成是你的写作文集。
17、而现在,要他批阅备忘录都很困难。
18、每一周我会批阅你的文章。
19、老师明天批阅我们的试卷。
20、他定下心来批阅试卷。
21、营运良好班级文化:设辅导股长填写辅导日志,每日批阅,传达每班讯息。
22、我还没来得及批阅你们的作文。我将在星期六发还给你们。
23、我再次这样要求的原因是因为教室组织已经是一个问题,批阅不同型号纸张上的作业已经很难保存同学们的作业记录。
24、在批阅你们的作品时,我会给予评语并且建议未来修改的方向。
25、今天批阅论文的时候,我又遇到了两例剽窃行为。
26、老师整个周末都在给孩子们批阅作文。
27、有时她必须备课或批阅我们的卷子直至深夜。
28、行政例会的组织及记录,并将会议记要递交给经理批阅。
29、他的助教忙于批阅考卷。
引证解释
⒈ 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结隣集》陈石庄与张天生云:古人之批閲,皆能与其书并传。
引宋之谢叠山、楼迂斋,近时之唐荆川、茅鹿门,皆以著书之精神,而为批閲。其批閲,亦即其著书之一种也。”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有黠士不礼於学师,屡戒飭之,佯作惊惧悦服状,且呈文,请批閲……不意所呈皆御製文。”
闻捷《海燕》:“他正批阅什么文件,看见我,立即迎上来和我握手。”
批阅的国语词典
阅读并加以批示。
如:「他已将公文批阅完。」
批阅的网络释义
批阅
批阅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2) 同本义 。如:批他几个嘴巴;批颊(打耳光)
(3) 引申为打、攻击 。如:批挞(敲打);批拉(搏击;扑打);批头竹片(衙役手中的打人竹片。一头扎紧,一头劈分细条);批难(抗击仇敌);批鳞(触犯君王和显贵)
(4) 引申为刺入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庄子》
(5) 批示。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他材料上写指示 。如:批文件;批作业;审批(审查批示);批帖(批文);批回(中央对地方官署奏请事宜的批复文书);批详(已批的公文);批子(支取银钱的批条);批反(批示答复)
(6) 分析;评论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红楼梦》
(7) 又如:揭批(揭发批判);批削(即批改);批拓(讥讽;轻视);批点(批评指画);批搨(即批评)
(8) 排除;排挤 。如:批黜(开除贬斥);批抵(排挤打击);批根(排斥,摈弃);批倾(犹排斥);批患(排除祸患)
(9) 披露
妙玉扶乩批出来,众人不解。——《红楼梦》
量词
用为众多人或大批货物。如:一批游客;大批货物
名词
(1) 评语 。如:眉批(在书眉或文稿上方写的批注);朱批(用朱笔写的评语);批本(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批抹(犹言批注校改);批笔(对作品加的评语)
(2)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 。如:线批儿;麻批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3 poi1 pe1 biang1 [客英字典] pi1 pai1 pe1 [陆丰腔]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zi1 [台湾四县腔] pi3 poi1 pe1 biang1 [东莞腔] pi1 [宝安腔] pi1
◎ 潮州话:p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磇 | 匹迷 | 滂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pʰiei | phe/phe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门,说省声。象在门里清点东西。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2) 同本义
阅,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3) 引申为计算
阅,具也。——《小尔雅》
阅,数也。——《广雅》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左传·襄公九年》。注:“阅,犹数也。”
(4) 又如:阅问(逐一询问)
(5) 察看;视察,考查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管子》
(6) 又如:阅实(查对实事);阅狱(查看监狱);阅审(审核);阅稼(查看禾苗生长情况);阅试(审查考试)
(7) 检阅
马端敏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
(8) 又如:阅武(检阅军队)
(9) 看;阅读
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苏黄共阅。——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阅卷(评阅试卷);阅荐(审阅荐举);阅看(阅读);阅正(审阅指正)
(11) 经历
那夜跳窗而出,原来就是此楼,思之恍如昨日,不想早阅三年。——《铁花仙史》
(12) 又如:阅日(过日子);阅月(经过一月);阅岁(经过一年);阅世(经历时世)
(13) 观赏
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唐· 吕道生《安禄山》
(14) 又如:阅胜(观赏美景);阅戏(看戏)
(15) 总聚;汇集
川阅水以成川。——陆机《叹逝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