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

yáng míng [ yang ming]
繁体 揚名
注音 一ㄤˊ ㄇ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扬名 yángmíng

(1) 传播名声

make a name for oneself

(2) 出名

become famous

词语解释

  1. 传播名声。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唐 李白 《东海有勇妇》诗:“岂如 东海 妇,事立独扬名!”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生在官僚地主的家庭……自小就跟着私塾先生学一套立身行道、扬名显亲的封建大道理。”

引证解释

⒈ 传播名声。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我生在官僚地主的家庭……自小就跟着私塾先生学一套立身行道、扬名显亲的封建大道理。”

扬名的国语词典

名声远播。

扬名的网络释义

扬名

  • 扬名,汉语词汇。
  • 释义:yáng míng
  • 指出名;传播名声。如:中国香港明星周星驰的喜剧作品,扬名于海内外。
  • 扬名造句

    他和债主巧遇在途中,欲避不能,真是显亲扬名了。
    西施,不以沉鱼落雁之姿傲人,但凭一颗丹心扬名千古。
    我们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显亲扬名。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
    现在他一心想为"四化"多做贡献,决没有显亲扬名的思想。
    他一心希望儿子上名牌大学,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以至显亲扬名。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天都上演一段传说,没有想过要写出什么名篇大作,更不会因为不能扬名,而去怨天忧人。
    块状经济将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网罗其中,产业巨大的规模效应,成就了浙江经济的繁荣,亦使浙江制造扬名天下。
    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
    好了,各就各位吧,安排其他兄弟接近粮草和物资的地方,到时候四弟发出信号的时候就是我们兄弟扬名立万的时刻了。
    在自己的土地上战死也比在异国扬名好。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藉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下一步,乌兰乌苏镇将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明确管护责任,确保成活率,全面促进农防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沙湾县“因绿扬名”做出积极贡献。
    出来做官,说甚么显亲扬名,都是假的,只要不替先人丢脸,就算得孝子了。
    真是造化弄人,徐荣祥想不扬名天下都难。
    刘都督不必过谦,足下收复科布多,平定清廷余孽杨增新,早已全国扬名,人人敬仰!在下这次前来,是特意带来孙先生的口讯!
    可以说,谁要是能得到将军令,必定扬名四海,得到至高的荣耀。
    五四运动的烟尘已经淡去,爱国的精神却感染了几辈青年;新世纪的中国虽然扬名海外,举国的繁荣却寄托在青春一代。青年节的到来,愿国人青春永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孝道始,此后才有立身行道扬名后世。
    敬酒敬烟我无缘,祝词祝诗吾所愿,伦理道德百世立,扬名显姓万代传,发富发贵诚实久,大标达准质量强,兴隆生意通四海,旺盛事业过五洋。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NR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NSH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昜( 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旗);扬刃(挥动锋刃)

    (4) 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只因朝廷无驾驭,遂令草泽有鹰扬。——《水浒全传》

    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汉· 王逸《九思·逢尤》

    (5) 又如:扬蕤(彩带飘舞);扬尘(激起尘土);扬饭(扬去饭的热气)

    (6) 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以便扇去废物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7) 又如:用连枷打谷后,他们又扬谷

    (8) 提高声音

    不吴不扬。——《诗·鲁颂·泮水》

    (9) 又如:扬言(大声地说);扬音(谓发出高亢的声音);扬歌(高声歌唱);扬嚷(高声叫嚷)

    (10) 发扬,发挥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礼记·乐记》

    扬文欲其明。——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1) 振作,昂扬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12) 显示;夸耀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13) 又如:扬美(称扬优点);扬清(谓称扬美德);扬善(宣扬好人好事);扬称(赞扬)

    (14) 传播 。如:扬铃打鼓(喧嚷得大家都知道);扬条(揭发别人阴私;传扬别人短处);扬芳(传播芳香);扬馨(播散香气)

    (15) 仰

    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礼记·玉藻》

    名词

    (1)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2) 过长过高的树枝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 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4) 姓

    英文翻译

    scatter, spread;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宋本广韵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