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
词语释义
举鼎。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词语解释
举鼎。
《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晋书·明帝纪论》:“ 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史记·项羽本纪》:“ 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引证解释
⒈ 举鼎。
引《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注:“扛、揭,皆举也。”
清薛雪《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⒉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引《晋书·明帝纪论》:“晋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明张煌言《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⒋ 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
引《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史肃《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扛鼎的国语词典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扛鼎的网络释义
扛鼎
扛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āng
动词
(1) 用两手举重物
扛,横关对举也。——《说文》。字亦作掆.
两人对举为扛。——《后汉书·费长房传》注
翘关扛鼎。——左思《吴都赋》
扛,举也。——《广雅》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扛鼎(举鼎);扛舁(举抬)
(3)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抬一物 。如:四个兵把他扛到驴背上;扛帮(聚合众人结成帮派);扛哄(合伙哄骗)
(4) 磕;碰 。如:吃倒好吃,只怕有些扛牙;扛了扛团长的肩膀
(5) 阻拦 。如:八戒扛住行者说…
(6) 横架
这时城门已经上了大铁锁,扛了大木闩。——李连璧《古城怒火》
(7) 顶撞;抬杠
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扛住钯齿。——《西游记》
(8) 另见
káng
动词
(1) (形声。从手,工声。(
)本义:两手对举以托重物)(2) 用肩部携带
役使扛炮。——《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码头装卸工人的肩上扛着大包;扛荷(肩抬);扛抬(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扛枪;扛锄头
(4) 用言语顶撞
你讨得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交我扛了两句,走出来。——《金瓶梅》
(5) 做长工 。如:扛整活(做长工,干成人的活)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陆丰腔] g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江 | 古雙 | 見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ɔŋ | krung/ke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容词
(1) 显贵 。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如:鼎分(三分)
动词
变革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n3 den3 [客英字典] din3 [梅县腔] din3 [宝安腔] din3 [客语拼音字汇] din3 [陆丰腔] din3 [东莞腔] din3 [台湾四县腔] din3 d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頂 | 都挺 | 端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engx/tenk | tie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