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枪

káng qiāng [kang qiang]

词语释义

用肩膀承担物体。 支撑;忍耐。

扛枪造句

包了一间豪华包厢,纵老人一一登台,扯着嗓子放开喉门忘情的唱着以前扛枪打仗时的军歌。
建国那叫雄伟大业,建军那叫保驾护航,扛枪是要寻找侵略目标,我发短信只是为了让你微笑,八一到了,我命令你打掉所有烦恼,垒起快乐的碉堡,事业蒸蒸日上,这个短信就是集结号!
一身戎装,一人扛枪,我不扛来你才扛;一路高歌,一呼百应,我不答应不算数;八一到了,我答应你的话一定算数,你帮我演这扛枪的我得兑现给你的承诺,给你买糖葫芦!
她是我在中国这几年亲眼见到的第一个扛枪上前线的姑娘。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
兵团不是扛枪打仗的士兵,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是新疆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中国的独生子女中间,有一种“耗子扛枪窝里横”的现象。
女人上街总是像猎人扛枪进了山一样,但是猎取的目标有所不同。
我们只有这些扛枪的农民。
建军节又来到,我的祝福替你组建军队,幸运做你的参谋长,快乐为你扛枪,吉祥为你冲锋,如意替你掩护,缴获甜蜜,捕获欢笑,俘虏幸福万年长!
你是一个兵,来自狗堆里,从小到大就扛枪,当上了孩子王;你是一个兵,选兵很挑剔,层层筛选看中了你,首长也中意,嘿嘿前程放光明!手高眼不低,敌人胆敢侵犯,消灭他们一个营!源自。
在舞台上,华美霞根本不会闲着,自己的木偶一下场,就接连拿着战士的偶登台,扛枪的,挖雷的,她信手拈来,从容应对。
一位时代杂志的记者这样写道“他们的铲子和其它劳动工具,他们用起来扛起来的姿势就像士兵扛枪的姿势。
一身戎装,两手扛枪,三番苦练,四方名扬,五湖四海,六招七势,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好儿郎,保家卫国增荣光,参军你最棒!

汉字详情

káng,gāng [kang,gang]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AG
五行:
仓颉: QM
四角: 51012

详细解释

gāng

动词

(1) 用两手举重物

扛,横关对举也。——《说文》。字亦作掆.

两人对举为扛。——《后汉书·费长房传》注

翘关扛鼎。——左思《吴都赋》

扛,举也。——《广雅》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扛鼎(举鼎);扛舁(举抬)

(3)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抬一物 。如:四个兵把他扛到驴背上;扛帮(聚合众人结成帮派);扛哄(合伙哄骗)

(4) 磕;碰 。如:吃倒好吃,只怕有些扛牙;扛了扛团长的肩膀

(5) 阻拦 。如:八戒扛住行者说…

(6) 横架

这时城门已经上了大铁锁,扛了大木闩。——李连璧《古城怒火》

(7) 顶撞;抬杠

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扛住钯齿。——《西游记》

(8) 另见 káng

káng

动词

(1) (形声。从手,工声。( gāng)本义:两手对举以托重物)

(2) 用肩部携带

役使扛炮。——《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码头装卸工人的肩上扛着大包;扛荷(肩抬);扛抬(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扛枪;扛锄头

(4) 用言语顶撞

你讨得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交我扛了两句,走出来。——《金瓶梅》

(5) 做长工 。如:扛整活(做长工,干成人的活)

(6) 另见 gāng

英文翻译

carry on shoulders; lift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ko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陆丰腔] 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雙平聲開口二等kɔŋkrung/keong
qiāng [qia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BN
五行:
仓颉: DOSU
四角: 48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2)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枪,歫也。——《说文》。按,歫人之械也。

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苍颉篇》

剡木伤盗曰枪。——《通俗文》

挟其枪刈耨刈。——《国语·齐语》。注:“桩也。”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枪刺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红缨枪;枪缨(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4) 武器名。火铳,火枪;发射子弹的火器。同“鎗”

开枪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声隆然。——清· 徐珂《青稗类钞·战事类》

众枪齐发。

发枪之号。

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老残游记》

(5) 又如:枪火(指枪支弹药);枪把子(枪柄。比喻权柄);枪材(制作枪柄的木材);枪枝(同“枪支”);枪竿(竖立的枪身);枪疤(枪伤后留下的伤疤);枪珠(炮弹);枪柱(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

(6) 指枪形的东西 。如:枪蒲(菖蒲);烟枪;茶枪(茶叶的嫩芽);电子枪;注油枪,注干油枪;水泥喷枪;焊枪

(7) 削尖的竹木片 。如:枪篱(竹篱笆);枪累(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篱、栅栏)

动词

(1) 通“抢”。触,撞,碰撞

枪榆坊而止。——《庄子·逍遥游》

见狱吏则头枪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又如: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指识浅志小的人)

(3) 请人代替考试 。如:枪替

英文翻译

spear, lance; gun, rifl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