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

cái mào [ cai mao]
注音 ㄘㄞˊ ㄇ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才貌 cáimào

(1) 才华与容貌

才貌双全
talent and appearance;personal appearance as reflecting ability

词语解释

  1. 亦作“ 才皃 ”。才能和容貌。

    《后汉书·杨琁传》:“兄 乔 ,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 桓帝 爱其才皃,詔妻以公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吴 王 夫差 小女,名曰 紫玉 ,年十八,才貌俱美。”《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家老爷有一外甥女,……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章:“常来咱家的那位 胡局长 ,看上了你,喜欢你的才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才皃”。才能和容貌。

《后汉书·杨琁传》:“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 桓帝爱其才皃,詔妻以公主。”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家老爷有一外甥女,……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章:“常来咱家的那位胡局长,看上了你,喜欢你的才貌。”

才貌的国语词典

才华与容貌风度。

才貌的网络释义

才貌

  • 才貌,汉语词汇。
  • 拼音:cái mào
  • 释义:才能和容貌。
  • 才貌造句

    提起小王,大家都说她是才貌双全的“女秀才”。
    她认为自己才貌双全,所以也要找个相配的丈夫,决不让彩凤随鸦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是个才貌双全的好学生,被同学们誉为“才女”、“校花”,还是校排球队的主力呢!
    她死心塌地的要嫁给那个才貌一般的男人。
    她才貌双全,做什么工作都行。
    我们老师既年轻又漂亮,既才貌双全又貌美如花。
    他人长得不错,文章也极妙,真可谓才貌双全。
    张敏学习成绩好,相貌也美,真是才貌双全的好姑娘。
    像火舞、火凤这样地气质才貌俱全的美女,照常理来说应该追求者广众。
    我要跟你介绍的这位小姐,虽是小家碧玉,却才貌出众,不输给名门闺秀。
    因为在他看来,红拂女虽然先前是司徒杨素府中的一名才貌双绝的歌伎,但是,如今毕竟已是他的女人。
    在《积木》中,刘辰希为大家讲述了才貌出众的女孩尹安娇和忧郁男孩罗达之间因爱生恨的悲情故事。
    迎来宝宝喜事到,当了爸爸最荣耀,不惯吃来不惯喝,教子有道传四方,特别日子特别待,发条短信送祝愿,愿宝宝才貌双全仕途佳;愿爸爸肩负责任不喊累!
    听说她的剑术天赋也很高,可真是才貌俱全啊!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才貌双全、德才兼备虽招人待见,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当然。其实几乎每一个女人都能嫁出去,但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勇气在学业上达成所愿。现在你已经才貌双全,只怕想娶你的人太多,只有你乐不乐意嫁的问题了。
    她仗着自己的才貌,总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让人敬而远之。
    一度成为才貌两全的状元候选人。
    她,一无才貌,二没气质,三无节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人不喜,七。
    余美颜,名如其人,成年后更加秀外慧中,才貌双全。

    汉字详情

    cái [cai]
    部首: 330
    笔画: 3
    五笔: FTE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H
    四角: 402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 同本义

    才,草木之初也。——《说文》

    (3) 有才能;有本领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才郎(有才学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华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名词

    (1) 才力;才能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才伐(才力门望);才格(才能。一说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与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笔(写作的才华);才义(才思和义理)

    (3) 人才。常写作“材”

    乐里多才。——《列子·仲尼》

    举贤才。——《论语》

    救时应仗出群才。——清· 秋瑾《黄海舟中》

    (4) 又如:唯才是举;干才;广开才路;栋梁之才;廊庙之才

    (5) 天赋的特殊才能 。如:诗才;才调(才情风格)

    (6)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7)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资;本能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门豹治 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史记·滑稽列传》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后汉书·马融传》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世说新语·规箴》

    (9) 姓

    副词

    (1) 刚刚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3) 这样迟,这么迟 ——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如:你怎么才来?

    (4) 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6)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7)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8) 强调确定语气

    (9)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10) 才+…。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如:这才是好样的!

    (11) 才+动+呢。肯定句少用。如:我才不去呢!

    英文翻译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co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i2 [台湾四县腔]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海陆丰腔] coi2 [梅县腔] coi2 [陆丰腔] coi3 [东莞腔] coi2 [沙头角腔] coi2 [宝安腔] coi2
    ◎ 潮州话:cai5 z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哉平聲開口一等dzʰɒizai/dzoi
    mào [mao]
    部首: 715
    笔画: 14
    五笔: EERQ
    五行:
    仓颉: BHHAU
    四角: 26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豹省,皃( 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4) 外表的形象,外观

    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

    (6) 神态,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

    (8) 通“緢”。细微的丝

    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英文翻译

    countenance,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6 [陆丰腔] mau6 [沙头角腔] mau5 [客英字典] mau5 [东莞腔] mau3 [梅县腔] mau5 [宝安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敎去聲開口二等mrauh/meaw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