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铐

shǒu kào [ shou kao]
繁体 手銬
注音 ㄕㄡˇ ㄎ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手铐 shǒukào

(1) 锁住犯人双手的刑具

handcuffs;manacles

词语解释

  1. 束缚犯人两手的刑具。

    杨匡满 郭宝臣 《命运》:“他戴上手铐以后,没完没了的审讯和训斥。”

引证解释

⒈ 束缚犯人两手的刑具。

杨匡满郭宝臣《命运》:“他戴上手铐以后,没完没了的审讯和训斥。”

手铐的国语词典

犯人戴在手上的刑具。

手铐的网络释义

手铐

  • 手铐是国家专政机关使用的一种戒具。中国目前使用的手铐主要有838型保险具锁(手铐、弹子簧结构狱中戒锁(狱中用手铐)。中国劳改法规规定,犯人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手铐或者脚镣:(1)有行凶、逃跑、纵火、暴动、闹监、抢夺武器行为的;(2)有破坏劳改场所设施、秩序和国家物资等行为的;(3)犯人在押解途中的(成批调犯除外)。对于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罪犯,可以同时使用手铐和脚镣。
  • 手铐造句

    一旦老公身陷囹圄,戴上手铐,官太太就蒙了,哭眼抹泪也无济于事。
    周五,一具带着手铐的中国人尸体在清盛港附近被发现。
    手铐、脚镣,连捆绑警绳也用上,以便控制。
    警察喀嚓一声把手铐铐到了他的双腕上。
    总有一些声音在拉扯我,拉我离开心狱,再去找一个新的世界,一切重新再来。他们比我更珍惜我,他们千方百计要找那把锁结我的手铐脚镣,可那把锁早已被我遗忘。我甘愿自裁,也甘愿遗失。
    例如不虞逃亡、自杀的被告,就无施以手铐戒具的必要。
    不管多坚实的肉体也会腐烂,刚好相反,手铐无论如何也锁不住人的意志。
    的手铐是否铐牢进行检查,也没有给梁远。
    平面方面,角度手口袋,返回按钮,通过贴边口袋,手铐下摆。
    真是怕处有鬼痒处有虱,当上海便衣警察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还以为是出了别的什么事情;当走到楼下看到故乡的警察,被铐上手铐时,他知道自己完了。
    举起手来,放下烦恼,交出忧愁,拷上好运的“手铐”,锁住你一生的快乐,将你关入幸福的“监狱”,不要做无谓的反抗,我的祝福之枪已经瞄准你咯。
    白马王子此时面色如土,瘫坐在了地上,一副铮亮正义的手铐已牢牢钉在了他那双邪恶肮脏的手上。
    感化在效果方面,自古以来都比由偏见、愚昧和残酷而发明的腰衣、手铐、脚镣大不止一百倍。
    你能够想想得到,当你内急的时候,而你的双手正跟其他人的双手铐在一起是一种什么窘样。
    警察:我们接获线报,指称你就是专门用手铐迷奸未成年少女的手铐之狼。这就是证物。
    只是没有说清楚什么是瑰宝:是手铐呢,还是戴手铐的人。
    冷血的怪手,种起大厦高楼,森林被扛走,土地的脉搏,戴上手铐大锁,日开始不落,却忘了所有新都来自旧,只在乎今天有多少回扣。
    “警察同志,求求你们了,就按我说的办吧!”望着面前苦苦相求的老庄,吴所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拿出手铐铐上了老庄的双手。
    队员们上身内穿吸汗背心、中间是袖子只能挽至肘部的作战服、外面再罩一件战术背心,随身携带强光手电、手铐等。
    无论任何时刻,当你有一根绳子和被手铐铐牢的时候,总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汉字详情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kào [kao]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FTN
    五行:
    仓颉: OPJKS
    四角: 847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金,考声。本义:手铐) 同本义 。如:镣铐(脚镣和手铐);铐子(手铐)

    动词

    戴上手铐 。如:把犯人铐起来;用手铐把他铐住

    英文翻译

    shackles, manacles

    方言集汇

    ◎ 粤语:kaau3
    ◎ 潮州话:k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