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

shǒu zhǒu [ shou zhou]
注音 ㄕㄡˇ ㄓㄡˇ

词语释义

手肘 shǒuzhǒu

(1) 〈方〉胳膊肘儿

elbow

(2) 旧时把双手固定在胸前的铁制刑具

shackle

词语解释

  1. 胳膊肘。上臂和前臂相交接的部分。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他吸了口烟,把手托着下巴,手肘支在桌边上。” 徐迟 《鱼的神话》:“ 王书记 也听出神了,他说着,用手肘撞撞他的老战友,那位指挥长的手肘。”

引证解释

⒈ 胳膊肘。上臂和前臂相交接的部分。

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他吸了口烟,把手托着下巴,手肘支在桌边上。”
徐迟《鱼的神话》:“王书记也听出神了,他说着,用手肘撞撞他的老战友,那位指挥长的手肘。”

手肘的国语词典

手臂上下两段交接的关节处。

如:「他的手肘因摔跤而受到严重伤害。」

手肘的网络释义

手肘

  • 手肘,读音shǒu zhǒu,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胳膊肘。
  • 手肘的翻译

    英语: elbow
    德语: Ellbogen (S)​, Ellenbogen (S)​
    法语: coude

    手肘造句

    但是有没有一个词专门指手臂弯曲处内侧,也就是手肘内侧的褶皱处呢?
    我有些愤怒地侧身望着他,他也侧过身子,用一只手肘托着头,含笑地看着我,道其实你生气的时候样子更美。
    屋漏偏逢连夜雨,凯尔特人队的大将皮尔斯由于左手肘的感染,不得不离队治疗。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也说自己写诗“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陈璋以为自己的手臂要被拗断了……他尖叫间想要回转身,却是随便一动,都觉得手腕手肘疼痛不止。
    这名捕手不会很担心他发炎红肿的右手肘。
    如果你不戴手肘和膝盖护垫,会骨折了。
    手肘在结束方面打横褶到身体避免回转的人和三角肌的刺激。
    我端着手,手肘朝后抵向楼西月小腹,却被他以掌心接住,硬生生拦在中间。
    蔡莹莹一下车,就单手挎住了伍西的手肘,她今天穿着一袭淡紫色的方领褶裙,头发在脑后盘起了一个美丽的罗盘,脸上傅粉施朱,顾盼之间,撩人心怀。
    把你的手肘放在椅把上,还可以跨个二郎腿哦。
    他的蓝眼睛狡黠的一眨一眨,用手肘捣了我一下。
    手肘干燥发痒已经够糟糕了,更重要的还有碍观瞻。
    看着徒儿,林小瑜笑的很邪恶,用手肘撞了下副驾驶上的唐小娅不错嘛,这么嫩的你也下得去手,成年没?可别摧残祖国的花朵啊。
    公安单位的提醒:手肘是身体最有力的部位。距离够近,就善用手肘!
    艾小萌顺着他锁定的视线看回,因为她坐起身,导致衣领已脱滑到手肘,未发。
    云容一身华服,丰容靓饰,右手边的衣衫轻轻退到手肘处,露出一截粉雕玉琢的臂膀,左手扶着画布,正对着院子里的大好秋色描绘着。
    全身上下,腰腿骨骼,背脊肩膀,手肘腕掌的力量连成一气,气血调和。
    空中,大战正烈,骤然间形势急转,火犁抬起手臂猛然抓住了罗林的长剑,手肘下压!“嘭!”。
    只见风之祖巫天吴,八人面虎身十尾,只操控着飓风不断袭卷着众妖,而雷之祖巫强良,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正操控着雷不断击向四面妖族。

    汉字详情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zhǒu [zhou]
    部首: 444
    笔画: 7
    五笔: EFY
    五行:
    仓颉: BDI
    四角: 74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寸,寸,腕下“寸口”部位。点明肘所在的范围。本义: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同本义

    肘,臂节也。——《说文》

    (2) 肘者,肱与臂相接处。

    反诎之,及肘。——《礼记·深衣》。注:“肘或为腕。”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

    (3) 又如:肘膊(手臂。比喻得力的助手);肘弯(肘关节部位);肘翼(胳膊肘和羽翼,比喻切近之地);肘臂(臂膀。比喻亲信;爪牙);肘腕(肘关节向里凹下去的地方);肘行(以肘前行,表示畏服);肘行膝步(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动词

    (1) 用肘触人示意;拉住肘部

    柴俯不对,女肘之, 柴始强颜笑。——《聊斋志异》

    (2) 又如:肘掣(拉住胳膊。比喻牵制或留难);肘足(以肘触肘,以足蹑足。比喻暗中示意,互结其谋)

    英文翻译

    the elbow; help a person shoulder a load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z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5 [宝安腔] ziu3 [台湾四县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jiu3 [海陆丰腔] ziu3 [客英字典] ziu3 [梅县腔] ziu3 [东莞腔] z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柳上聲開口三等triux/tiovţ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