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

shǒu gǎo [ shou gao]
注音 ㄕㄡˇ ㄍ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手稿 shǒugǎo

(1) 作者亲手写的稿子

autograph;holograph;manuscript

词语解释

  1. 见“ 手藳 ”。

引证解释

⒈ 见“手藳”。

手稿的国语词典

写定而未刊刻印行的原稿。

如:「这些剧本是莎士比亚的手稿。」

手稿的网络释义

手稿

  • 手稿,汉语词语,名词,指作者亲手书写在纸张、布帛或者竹简之上的原稿。
  • 手稿的翻译

    英语: manuscript, script
    德语: Urschrift, Skript, Handschrift, Autograf, handschriftlicher Entwurf, Manuskript (S)​
    法语: manuscrit

    手稿造句

    这份手稿辗转传到了我的手中。
    这是顏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他著作等身,其各类手稿文本也多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这批手稿倾注了他大半生的心血,想不到竟在这次火灾中毁于一旦,让他痛不欲生。
    敌机轰炸过后,他从废墟里扒出两本修改了多年的手稿,这真是硕果仅存呵。
    情绪高兴时,为了修正历史的记录,她还会就自己正在写作的手稿题目争求护士的意见。
    他以为凡是报馆采用的稿件总是马上刊载的,既然他的手稿是星期五寄出的,他指望星期日就会登出来。
    有一天晚上,我还看见她竟然把自己的手稿全都烧了,而以前她对那些稿子是爱如珍宝,碰也不让别人碰的。
    旱地忽律朱贵,珍藏了一套火并王伦邮票手稿,怕在梁山打打杀杀中丢失,于是寄给老家的外甥,让他妥善保存。
    不少字句是后来添写进原手稿中去的。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我核对了几百页手稿,勘正了抄写员的疏漏错误,猜出杂乱的用意,恢复、或者我认为恢复了原来的顺序,翻译了整个作品;但从未发现有什么地方用过'时间'这个词。
    看来他的吐诉欲望不是一般的强烈,没有手稿,居然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
    从此以后,原本就被称为神迹,同时美轮美奂的玄岳门,又多了一大景致——掌门手稿。
    包含手稿项目中的结尾语,即文本完成时的结尾语,不包含可能出现在其后的按语或版权页标记。
    不过只看鲁迅的手稿信札的拍卖并不能窥看名人信札的拍卖行情,由于鲁迅的这类作品存世的并不多,市场表现抢眼属于意料之中。
    世界建筑写生,为您展现精彩建筑写生手稿,尽览美妙世界旖旎风光。
    谁在乱动我的手稿?全给弄得乱七八糟的。
    你可能需要上交一个重要的文件,白书,或者是手稿。
    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我正是那位中学老师未经签名的手稿。

    汉字详情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gǎo [gao]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YMK
    五行:
    吉凶:
    仓颉: HDYRB
    四角: 20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2)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稾,秆也。——《说文》

    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

    又出稾税。——《书·禹贡传》

    茭稾。——《汉书·赵安国传》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山海经·西山经》

    (3)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稿茇(香草名。即稾本);稿稾(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荐(用稻草编成的垫褥);稿苗(枯槁的禾苗);稿人(稻草人)

    (4)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文稿(文章、公文的草稿);稿副(底稿);稿案(公文案牍;亦作“文案师爷”。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稿书(草稿、初稿)

    (6) 箭杆

    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汉· 马融《长笛赋》

    (7) 又如:稿草(草稿。初写出的文稿);稿定(撰定文稿)

    形容词

    (8) 通“槁”。干枯

    弃其本者,荣其稿矣。——《说苑·建本》

    (9) 又如:稿芼(枯干的草茎)

    (10) 指已刊行,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 。如:中国史稿;稿定(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即可付印)

    (11) 样子;模样

    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红楼梦》

    动词

    (1) 叙说;论辈分。用同“搞”

    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我且问你:你们认得不认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2)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周礼·地官·叙官》

    英文翻译

    draft, manuscript, rough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3 gau3 [客英字典] gau3 go3 [海陆丰腔] go3 gau3 [梅县腔] gau3 [宝安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 潮州话:g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老上聲開口一等kɑukaux/k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