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亲手所签的字。
元 刘君锡 《来生债》楔子:“ 孝先 ,这个是你的手字么?”《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有你写来的帖子见在,没你的手字儿,我擅自拿出你的银子寻人情、抵盗与人便难了。”
引证解释
⒈ 亲手所签的字。
引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孝先,这个是你的手字么?”
《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有你写来的帖子见在,没你的手字儿,我擅自拿出你的银子寻人情、抵盗与人便难了。”
手字的网络释义
手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首 | 書九 | 書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ɕĭəu | sjux/sjo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字 | 疾置 | 從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zʰĭə | zih/dz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