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已

suǒ yǐ [ suo yi]
注音 ㄙㄨㄛˇ 一ˇ

词语释义

所已 suǒ yǐ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已成绩提高很快
so;therefore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已
should be;have to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已持国也
use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已。——·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已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reason;origin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同“ 所以 ”。 《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卬叫穹仓,感三成之义,惟铭勒之制,皆所已纪盛德,传无穷者也。”

引证解释

⒈ 同“所以”。

《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卬叫穹仓,感三成之义,惟铭勒之制,皆所已纪盛德,传无穷者也。”

所已的网络释义

所已

  • 同“ 所以 ”
  • 所已
  • “卬叫穹仓,感三成之义,惟铭勒之制,皆所已纪盛德,传无穷者也。”
  • 汉字详情

    suǒ [suo]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RNR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SHML
    四角: 72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 )本义:伐木声)

    (2)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4) 道理;方法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5) 地方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6) 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7) 着落;结果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 黄宗羲《原君》

    助词

    (1) 表示结构

    (2) 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

    (4) 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史记》

    (5) 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列子》

    (6)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

    (8) 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9) 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量词

    (1) 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如:有房两所

    (2) 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

    (3) 用于建筑物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副词

    (1) 尚,还

    江陵去 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乐府诗集》

    (2) 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代词

    (1) 这,此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

    若,如果 。如:所不(誓词。假使不)

    形容词

    (1) 一切,所有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

    (2)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3) 许多的,多种的

    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

    (4) 可以的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

    英文翻译

    place, location; numerary adjunct

    方言集汇

    ◎ 粤语:so2
    ◎ 客家话:[梅县腔] so3 [沙头角腔] so3 [客英字典] so3 [海陆丰腔] so3 [客语拼音字汇] so3 [东莞腔] so3 [陆丰腔] so3 [宝安腔] so3 [台湾四县腔] so3
    ◎ 潮州话:s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踈舉上聲開口三等sriox/shvvʃĭo
    [yi]
    部首: 315
    笔画: 3
    五笔: NNN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U
    四角: 1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

    (1)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如:已乎(算了)

    (5)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already; finished;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gi5 |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i1] [客语拼音字汇] yi3 yi4 [东莞腔] ji3 cu5 [台湾四县腔] ji3 [i5] [陆丰腔] 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ix/jiioj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