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祸

zhàn huò [ zhan huo]
繁体 戰禍
注音 ㄓㄢˋ ㄏㄨㄛ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战祸 zhànhuò

(1) 战争造成的灾祸

连年战祸
disaster of war

词语解释

  1. 战争的祸害。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其时战祸徧地,故仁人深恶而痛絶之。” 罗正纬 《滦州革命先烈事略》:“ 湘鄂 战兴, 绍曾 奔走 长江 ,提倡 庐山 国是会议,以期消弭战祸。” 瞿秋白 《鞘声》:“现时外交家尽在那里结上打结,而实在不是解结,势必至于重见战祸。”

引证解释

⒈ 战争的祸害。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一章:“其时战祸徧地,故仁人深恶而痛絶之。”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湘鄂战兴, 绍曾奔走长江,提倡庐山国是会议,以期消弭战祸。”
瞿秋白《鞘声》:“现时外交家尽在那里结上打结,而实在不是解结,势必至于重见战祸。”

战祸的国语词典

战争带来的祸害。

如:「近几年来,中东地区战祸不断。」

战祸的网络释义

战祸

  • 战祸:名词解释
  • 战祸:风起中文网小说
  • 战祸:Mr.演唱歌曲
  • 战祸 (名词解释)

  • 战祸拼音是zhàn huò ,释义是战争所带来的祸乱,包括经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战时计划经济)、政治(国家领土损失、战争人口损失、战败条款)、历史人文(对其民族的影响)等方面。
  • 战祸造句

    连年战祸,使得这个城市十室九空,几乎闃无人声。
    连年战祸,城里满目疮痍,百姓苦不堪言。
    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
    而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轸念也。
    当年战祸连年,不知有多少家庭被迫远走他乡,流离失所。
    连年战祸,四处逃反的老百姓好不容易在渭河沿岸临时搭就简陋房屋,茅草尚未泥实,梁柱尚未砌基,眨眼间被骤起的狂风卷得东倒西歪。
    届时四海一统,消弭战祸,建下不世功勋,后世又岂论你是将奴还是其他部落的人……到时歌功颂德尚嫌不及,又遑及他论。
    民主运动先驱孙文以暴烈方式推动了晚清体制的解题,却因为沉淀太久的国民意识没有动员起来,而使中国陷入荒乱战祸之中。
    蝶仙不辞辛劳,带兵出战,是为了白狼族免遭战祸,此后又建议两族间讲和,是为长远之计,福泽百姓,不再受那烽烟遍地的苦痛。
    在这兵慌马乱、战祸连连、十室九空、民生载道、哀怨四起的乱世,这幽州的确可以称之为人间仙境了!
    在联合国宪章中,各国人民表示决心要使子孙后代不再遭受曾给人类带来无穷痛苦的战祸。
    现今世道,战祸连连,华夏七国连年兵灾,流血漂橹。
    可惜,正是过去三十年貌似从未停息的战祸,而不是对该国历史的深入了解,形成了今天人们对阿富汗的普遍看法。
    殿下的国富民安就是挑起战祸与杀戮么?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果敢措施,这个国家幸免于战祸。
    生病和饥饿的难民是遭战祸而流离失所的苦命人。
    在联合国宪章中,各国人民表示决心要使人类后代不再遭受曾给人类带来无穷痛苦的战祸。
    宁愿以身自虐地练习受伤的经过,一身伤疤展示情侣间的战祸。
    人类在本世纪所遭受的战祸较以往更多更惨。
    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全都认为东方之神莅临此地,为了消弭战祸,拯救生灵,要两方休兵罢战。

    汉字详情

    zhàn [zhan]
    部首: 412
    笔画: 9
    五笔: HKA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I
    四角: 236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 同本义

    战,斗也。——《说文》

    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

    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我战时袍。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4)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龙战于野。——《易·坤》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文战;酒战;西瓜战

    (6) 后作“颤”。发抖

    战栗,惧也。——《尔雅·释诂》

    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

    使民战栗。——《论语·八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

    名词

    (1) 战争;战事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普法之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3) 姓

    英文翻译

    war, fighting, ba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宋本广韵

    huò [hu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KW
    五行:
    仓颉: IFROB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o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