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抖抖

zhàn dǒu dǒu [ zhan dou dou]
繁体 戰抖抖
注音 ㄓㄢˋ ㄉㄡˇ ㄉㄡˇ

词语释义

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

词语解释

  1. 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书办吓的战抖抖的,説道:‘大老爷有何吩咐处,只管叫书办怎么样办。’”《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见説了,吓得魂不附体……呆了一会,战抖抖的问道:‘那个人姓甚名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张善 也战抖抖的怒道:‘你有刀的,怕不会杀人,反来赖我。’”

引证解释

⒈ 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书办吓的战抖抖的,説道:‘大老爷有何吩咐处,只管叫书办怎么样办。’”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见説了,吓得魂不附体……呆了一会,战抖抖的问道:‘那个人姓甚名谁?’”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张善也战抖抖的怒道:‘你有刀的,怕不会杀人,反来赖我。’”

战抖抖的网络释义

战抖抖

  • 战抖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àn dǒu dǒu,是指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
  • 汉字详情

    zhàn [zhan]
    部首: 412
    笔画: 9
    五笔: HKA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I
    四角: 236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 同本义

    战,斗也。——《说文》

    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

    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我战时袍。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4)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龙战于野。——《易·坤》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文战;酒战;西瓜战

    (6) 后作“颤”。发抖

    战栗,惧也。——《尔雅·释诂》

    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

    使民战栗。——《论语·八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

    名词

    (1) 战争;战事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普法之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3) 姓

    英文翻译

    war, fighting, ba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宋本广韵

    dǒu [do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UFH
    五行:
    仓颉: QYJ
    四角: 54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2) 振动;甩动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

    (3) 颤动,哆嗦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4)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5) 振作

    抖起精神

    (6)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7)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英文翻译

    tremble, shake, rouse; give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當口上聲開口一等tux/tovtəu
    dǒu [do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UFH
    五行:
    仓颉: QYJ
    四角: 54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2) 振动;甩动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

    (3) 颤动,哆嗦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4)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5) 振作

    抖起精神

    (6)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7)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英文翻译

    tremble, shake, rouse; give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當口上聲開口一等tux/tovt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