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悸
词语释义
惶恐发抖。
词语解释
惶恐发抖。
《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或雷抃以大噱,或战悸而不能语。” 宋 岳飞 《辞少保第三札子》:“干冒天威,臣不任战悸恐惧之至。” 清 顾炎武 《赠路舍人泽溥》诗:“擒魁献行朝,逆党皆战悸。”
引证解释
⒈ 惶恐发抖。
引《艺文类聚》卷七四引三国魏曹丕《弹棋赋》:“或雷抃以大噱,或战悸而不能语。”
宋岳飞《辞少保第三札子》:“干冒天威,臣不任战悸恐惧之至。”
清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擒魁献行朝,逆党皆战悸。”
战悸的网络释义
战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 同本义
战,斗也。——《说文》
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
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我战时袍。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4)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龙战于野。——《易·坤》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文战;酒战;西瓜战
(6) 后作“颤”。发抖
战栗,惧也。——《尔雅·释诂》
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
使民战栗。——《论语·八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
名词
(1) 战争;战事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普法之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
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形容词
带下垂的样子 。如:悸悸(下垂的样子)
名词
心悸病
使我至今病悸。——《汉书·田延年传》
太师王舜自 莽篡位后病悸,寝剧,死。——《汉书·王莽传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i5 gwi5 [海陆丰腔] gi5 git8 gui5 [客英字典] gi5 kwui5 [宝安腔]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git8 gui5
◎ 潮州话:哥威3(贵)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悸 | 其季 | 羣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gjyih/gvih | gʰ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