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

róng zhuāng [ rong zhuang]
繁体 戎裝
注音 ㄖㄨㄥˊ ㄓㄨ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戎装 róngzhuāng

(1) 军装

martial attire

词语解释

  1. 军装;着军装。

    《魏书·杨大眼传》:“至於攻陈游猎之际, 大眼 令妻 潘 戎装,或齐鑣战场,或并驱林壑。” 唐 杜荀鹤 《献池州牧》诗:“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絶戎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见一人戎装坐盘石上。” 碧野 《长江奔流》一:“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作家 丘东平 的戎装照片。”

引证解释

⒈ 军装;着军装。

《魏书·杨大眼传》:“至於攻陈游猎之际, 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鑣战场,或并驱林壑。”
唐杜荀鹤《献池州牧》诗:“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絶戎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见一人戎装坐盘石上。”
碧野《长江奔流》一:“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作家丘东平的戎装照片。”

戎装的国语词典

军装。

戎装的网络释义

戎装

  • 戎装,指军装;着军装。
  • 拼音:róng zhuāng
  • 语出《魏书·杨大眼传》:“至於攻陈游猎之际, 大眼 令妻 潘 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
  • 戎装的翻译

    英语: martial attire
    法语: uniforme militaire

    戎装造句

    她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别有一种女性的美。
    忽然,几个一身戎装的突厥女兵破门而入,后面跟着一脸铁青的长公主。
    此人在学校一身戎装,挂枪佩刀,大皮靴,小胡子,他还负责教日文课。
    一身戎装,一人扛枪,我不扛来你才扛;一路高歌,一呼百应,我不答应不算数;八一到了,我答应你的话一定算数,你帮我演这扛枪的我得兑现给你的承诺,给你买糖葫芦!
    三军亮剑试锋芒,受阅雄师气宇昂。神采戎装齐列阵,英姿飒爽韵铿锵。银鹰托起凌云志,铁甲生辉威武扬。建军之日军魂荡,中华崛起屹东方。
    昨日刚拜了清海军节度使,穿着戎装进延福宫向皇上谢恩,当真英姿飒爽,俨然是位英武的小将军……
    张兴汉一身戎装的站在军营前的场地中,看着正在进行晨练的官兵们,心里五味俱全。
    一身戎装,两手扛枪,三番苦练,四方名扬,五湖四海,六招七势,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好儿郎,保家卫国增荣光,参军你最棒!
    我愿为他披一身戎装,换他为我去那身龙袍,三宫六院,只我一人。凤今 
    八一佳节即将至,短信送给子弟兵,男儿立志保家国,一身戎装裹忠心;为保平安守一方,故土难舍今遥望;拥军爱民来慰问,富国强军和谐美!
    脱下华丽的时装,换上笔挺的军装,其实戎装也时尚;抛开甜蜜的情歌,欢唱嘹亮的军歌,其实军歌更奔放;作别亲密的朋友,结识无间的战友,其实战友更情长!祝:参军快乐!
    马不卸鞍连续战,又披戎装起征程。
    等候移时,御驾车队迤俪而来,只见黄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皇帝一身显眼的戎装,骑一匹通体雪白的白马,顾盼自豪地在众人簇拥下驰入广场。
    黎元洪一身蓝呢戎装,汤化龙为导,谭人凤授旗剑,居正宣讲革命初衷,最后,由大戏主角黎元洪跪颂祝文。
    在尼古卢什卡走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公爵身着全副戎装去见总司令。
    柯陈弟兄果然一齐戎装,点起二三十名喽罗,牵羊担酒,擎着旗幡,点着香烛,迎出山来。
    用鲜血涂抹战旗,让骨肉妆点戎装,使敌人的哀嚎奏响胜利的乐章,看命运在马蹄下支离破碎。
    哥们,听说你马上就要入伍,需要我的祝福,我三天三夜没睡,写了祝福一句,祝你:坚毅是你的戎装,努力是你的钢枪,遵纪是你的风范,争优是你的标榜。伫立七尺身躯,环绕和平荣光。
    翩翩起身走到几个大藤筐边上,看到每个筐都塞得满满的,从武器铠甲戎装到炊具马毡等,无所不备,估计药材也是必备品之一,只是不知放在哪个筐里。
    整整两个星期里,身着戎装的马克每天陪着苏珊上班下班。

    汉字详情

    róng [ro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AD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J
    四角: 53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 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3)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4) 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

    (6) 军队

    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

    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

    (7)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

    (8) 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

    (9)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

    (10) 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

    (12) 兵士

    必有女戎。——《国语·晋语》

    (13)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

    (14) 敌寇

    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

    (15) 古国名 。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公会戎于 潜。——《春秋》

    (16) 姓

    动词

    (1) 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

    (2)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

    (3) 拔除

    戎,拔也。——《方言》

    (4) 假借为“从”。相助

    形容词

    (1) 假借为“崇”。大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

    (2)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

    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英文翻译

    arms, armaments; military affair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海陆丰腔] r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宝安腔] jung2
    ◎ 潮州话:rong5(jông) [揭阳、潮阳]riong5(ji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融東三平聲開口三等njung/rungnʑĭuŋ
    zhuāng [zhuang]
    部首: 623
    笔画: 12
    五笔: UFY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GYHV
    四角: 34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2) 同本义

    装,裹也。——《说文》

    橐中装。——《史记·郦生陆贾传》

    简元辰而俶装。——张衡《思玄赋》。注:“束也。”

    顾形影,自整装。——《文选·傅毅·舞赋》

    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为装遣荆轲。——《战国策·燕策》

    (3) 又如:装囊(行囊,远行者携带的袋子);装束(束装,整理行装)

    (4) 服装

    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童装;春装;夏装;冬装;男装;女装;猎装;学生装;军装;古装;装束(衣着穿戴)

    (6) 亦泛指物品 。如:装送(嫁妆);装遣(嫁妆);装资(置办嫁妆的费用);装新(穿戴结婚时的礼服和饰物)

    (7) 服装的式样 。如:西装(洋装)

    (8) 书籍装订的式样 。如:平装;精装;线装

    动词

    (1) 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金装马鞍,百金装刀头。——唐· 杜甫《后出塞》

    宝装屏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装柳(给死者穿衣前,摆顺理平其手脚);装奁(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背(装裱书画)

    (3) 装作,假装

    也不言语,只装鬼脸。——《红楼梦》

    今人做诗,多爱装造言语。——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4) 又如:装煞臭幺(摆臭架子);装套子(设置圈套);装腔(说假话装得若有其事的样子)

    (5) 装载 。如:装车(将货物放置于车);装放(装载,安放);装船(将货物装入船舱)

    (6) 装配;安装 。如:装折(装修设备);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了电灯;装修(指房屋中所安装的门窗橱壁等设备)

    (7) 贮放;藏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史记》

    (8) 运载

    私奴装粮食来。——《晋书》

    (9) 修整书画 。如:装池(装裱古籍或书画;也指古藉书画的装潢);装轴(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使于舒卷或悬挂);装潢(装璜。装裱字画)

    (10) 装入;放进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唐· 陈陶《水调词》

    英文翻译

    dress, clothes, attire;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