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室

qì shì [ qi shi]
注音 ㄑ一ˋ ㄕˋ

词语释义

憩室 qì shì

1.  开口于中空脏器(例如肠或膀胱)上的异常的囊袋。

diverticulum; diverticula;

2.  从体腔或管道中突出的盲管或囊。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qìshì)心脏、胃、肠、气管、喉头等器官上因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囊状或带状物。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2、科学家分析,是因为蹲着上厕所减少了肠道疾病(痔疾、大肠憩室症等)的危险。
3、我们报告一位早期膀胱憩室内肿瘤案例。患者为70岁男性病人,因血尿而至门诊部门求诊。
4、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耳憩室切除的手术配合及优点。
5、反转梅克尔氏憩室症造成肠胃道出血的病例在临床上是罕见的。
6、我们作憩室之楔状切除后,其乙状结肠作直接逢合。
7、现对先天性心室憩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8、先天性心室憩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
9、其他的病史包括高血压,6年前因憩室病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
10、传统上膀胱憩室切除是利用开刀的方法,然而腹腔镜内手术的技巧己经广泛使用在许多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膀胱憩室的切除。
11、先天性心室憩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但亦可见于各年龄组人群。
12、目的: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
13、目的:探讨先天性心包憩室的诊治特点。
14、结论结肠憩室发生率在非老年人中与年龄无关;
15、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其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16、目的:认识梅克尔憩室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提高对胃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的阳性率。
17、结论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全面认识可提高术前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
18、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断及治疗特点。
19、目的结合临床表现评价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的诊断价值。
20、结论冠状静脉窦憩室与后间隔旁路存在着解剖关系。
21、大部分为左室憩室,右室憩室较少,也可发生在两个心室。
22、此外,也没有看到食物和无并发症憩室病发展之间的联系。
23、成功消融靶点:左侧游离壁2例、左后间隔冠状静脉窦憩室4例、心中静脉7例。
24、结论:本组空回肠出血病因中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感染性疾病及憩室占的比例较高。
25、及时手术,采用包括憩室在内的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为宜。
26、减少肠道问题。蔬果中的纤维减轻便秘和帮助防止肠憩室病和结肠病。
27、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麦克尔憩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8、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术式选择。
29、我们用狗进行十二指肠憩室化,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实验模型。
30、结肠内压增加使结肠壁出现薄壁憩室,一种称为憩室病的慢性病理状态。

憩室的国语词典

人体肌肉组织表面突起的中空囊袋,常发生在肠道、膀胱、输尿管、食道等。

憩室的网络释义

憩室

  • 憩室是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影像,或是由于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其内及附近的黏膜皱襞形态正常,称之为憩室。
  • 憩室造句

    每个憩室有一个窄的开口通向结肠腔。
    由于这个输尿管憩室有完整的肌肉层存在,因盘属于一真性输连管憩室。
    憩室表现为胰头右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与胰头交界部边缘锐利。
    憩室的窄颈可能会被侵蚀破坏。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我们作憩室之楔状切除后,其乙状结肠作直接逢合。
    两位病患者皆有乳突憩室,但都没有发现明确的破孔。
    病因尚不清楚,但慢性刺激、尿道肉阜、尿道憩室、尿道狭窄与尿道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耳憩室切除的手术配合及优点。
    肠道类癌瘤很少会造成肠穿孔,迄今文献中仅有十一例被报导过,且大部分位于迴肠,阑尾与梅克尔氏憩室。
    科学家分析,是因为蹲着上厕所减少了肠道疾病(痔疾、大肠憩室症等)的危险。
    反转梅克尔氏憩室症造成肠胃道出血的病例在临床上是罕见的。
    现对先天性心室憩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先天性心室憩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
    传统上膀胱憩室切除是利用开刀的方法,然而腹腔镜内手术的技巧己经广泛使用在许多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膀胱憩室的切除。
    先天性心室憩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但亦可见于各年龄组人群。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包憩室的诊治特点。
    结论结肠憩室发生率在非老年人中与年龄无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其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的:认识梅克尔憩室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提高对胃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的阳性率。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40
    笔画: 16
    五笔: TDTN
    五行:
    仓颉: HUP
    四角: 26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休息

    憩,息也。——《尔雅》

    召伯所憩。——《诗·召南·甘棠》

    策扶老以流憩。——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憩书斋。——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小憩;同作同憩;憩止(歇息,休息);憩休(歇息);憩泊(栖息);憩歇(休息,歇息)

    英文翻译

    rest, take res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ki5 ke.5 [海陆丰腔]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宝安腔] hi5 ki5 [台湾四县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例祭B開去聲開口三等祭Bkʰĭɛikhied/qyey
    shì [shi]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GC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IG
    四角: 3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2)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室,实也。——《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易·系辞》传

    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说文系传》

    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礼记·曲礼上》疏

    入室又弗见也。——《礼记·问丧》

    (3) 又如:室间(室内);室庑(居室);室温(室内温度);室隅(室内角落);登堂入室;室匣(内室中贮藏衣物的柜)

    (4) 房屋;房间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室家(居所,住宅;夫妇所居为室,一门之内为家;妻子);室宇(房舍;屋宇);室宅(房舍住宅);室事(建房用材);室制(宫殿、屋宇的规模样式);室舍(房屋;住所);室第(住宅);室闾(房舍);室庐(居室,房舍)

    (6) 家

    室人交遍谪我。——《诗·邶风·北门》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唐· 杜甫《石壕吏》

    (7) 又如:室老(家相,家臣中的长者);室族(家族);室祭(家祭);室人(家中的人);室怒市色(生家中人的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谓迁怒于人)

    (8) 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 。如:办公室;研究室;手术室;收发室

    (9) 指妻子

    三十曰壮,有室。——《礼记·曲礼上》

    (10) 又如:室妾(妻妾);室氏(妻子);正室;侧室

    (11) 墓穴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诗·唐风·葛生》

    (12) 刀剑的鞘 :与刀刃、猎刀或者其它器械紧密配合的护套

    拔剑,剑长操其室。——《战国策·燕策》

    (13) 家人;家族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14) 家产;家财

    四分公室,季氏择二。——《左传·昭公五年》

    (15) 姓

    动词

    (1) 娶妻;成家

    丈夫二十而室,妇女十五而嫁。——《韩非子》

    (2) 男女同房,交媾

    王氏陷贼中,贼欲逼室之, 王氏骂贼,贼怒,遂支解之。——《金史》

    英文翻译

    room, home, house, cha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sii3) [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沙头角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shi3)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sjitɕ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