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據
词语释义
凭据
(1) 证据;根据,凭证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占据。《周书·陆腾传》:“州民 李广嗣 、 李武 等凭据巖险,以为堡壁,招集不逞之徒,攻刼郡县,歷政不能治。” 唐 柳宗元 《剑门铭》:“凭据势胜,厚其兇徒。皇帝之仁,宥而不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镇署三堂后,有窰五圈,窰上覆楼五楹,绕以女墙,旧为狐所凭据。”
憑據的国语词典
作为凭证的事物。
憑據的网络释义
凭据
憑據的翻译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n2 [海陆丰腔] pin2 pung2 pen6 ben5 [客语拼音字汇] ben4 pin2 [沙头角腔] pung2 [客英字典] pin2 pung2 [宝安腔] pung2 pin2 [陆丰腔]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2 pung2 pen5 ben5
◎ 潮州话:bêng5(pêng) [澄海、饶平]pêng5(phê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凭 | 扶冰 | 並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bʰĭəŋ | bing/biong |
详细解释
jù
動詞
(1) (形聲。本義:手靠着;靠着)
(2) 同本義
據,杖持也。——《説文》
馮幾據杖。——《戰國策·燕策》
據軾低頭。——《莊子·盗跖》
(3) 依靠,憑借
不可以據。——《詩·邶風·柏舟》
神必據我。——《左傳·僖公五年》
誠據其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北據漢沔。——《三國志·諸葛亮傳》
嚮後據地。——《徐霞客游記·游黄山記》
(4) 又如:據着(憑着);據梧(依靠着梧桐樹);據争(據理争辯);據恃(憑仗);據高臨下(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據憑(依仗)
(5) 根據
據于德。——《論語》
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商君書·更法》
(6) 又如:據經(依據經典);據亂(據亂世之史);據常(根據常理);據依(依據);據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據
乃入據陳。——《史記·陳涉世家》
據其栅。——《資治通鑒·唐紀》
據而有之。——《資治通鑒》
悉爲逆據。——《廣東軍務記》
(8) 又如:據鞍(跨鞍。後用以指年老而壯志不减);據凡(占據要位);據重(占據要位);據竊(竊據,非法占據)
(9) 按着
稽首據掌緻諸地。——《禮記·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據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黨民走 趙, 趙軍 長平,以按據 上黨民。——《史記》
名詞
(1) 證據,憑證 。如:立此爲據;字據;據證(證據)
(2) 古西域的長度單位。相當、噹于晋代的十裏
(3) 另見
jū
(1) ——“拮據”(jié jū):經濟上緊張、缺少錢用
(2) 另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3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陆丰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台湾四县腔] gi3 gi5 [梅县腔] gi3 [沙头角腔] gi3 [宝安腔] g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據 | 居御 | 見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kioh/kivh | k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