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胆小害怕。
《荀子·不苟》:“﹝君子﹞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引证解释
⒈ 胆小害怕。
引《荀子·不苟》:“﹝君子﹞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慑怯的网络释义
慑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聂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慑,失气也。——《说文》
柔气不慑。——《礼记·乐记》。注:“犹恐惧也。”
则志不慑。——《礼记·曲礼》。注:“犹怯惑也。”
不至于隘慑伤生。——《荀子·礼论》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邵长蘅《阎典史传》
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慑怯(畏惧);慑气(因畏惧而屏住气息);慑息(因害怕而不敢出声);慑慑(有所畏惧而丧失勇气);慑惮(畏惧忌惮);慑怖(恐惧);慑畏(畏惧);慑愕(惊讶);慑栗(恐惧战栗)
(4) 威胁
威动天地,声慑四海。——《淮南子·汜沦》
(5) 又如:慑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2) 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 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贾子道术》
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军事》
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怯怯乔乔(战战兢兢);怯壳儿(怯坎儿,怯条子。土气,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怯症(胆怯);胆怯(胆小;畏缩);羞怯(羞涩胆怯)
(4) 土气
怕人说他怯,笑他不开眼。——《负曝闲谈》
(5) 虚弱
一来我们身小力怯,着甚来由吃挨吃搅。——《京本通俗小说》
动词
(1) 害怕;畏惧
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史记·鲁仲连邹阳传》
黄花不怯西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辛弃疾《鹧鸪天》
(2) 又如:怯床(指妓女畏惧接客或男子性能力不足);怯上(怕见地位高的人);怯色(惊慌的表情)
(3) 舍弃
高声喝叫:“得莺莺便把残生怯。”——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giap7 [梅县腔] kiap7 [台湾四县腔] kiap7 [客语拼音字汇] hiab6 kiab5 [海陆丰腔] kiap7 [客英字典] hiap7 kiap7 kiok7 [宝安腔] hiap7 kia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怯 | 去劫 | 溪 | 業 | 入聲 | 洽 | 開口三等 | 咸 | 嚴 | kʰĭɐp | khiap/qi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