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密

shèn mì [ shen mi]
注音 ㄕㄣˋ ㄇ一ˋ

词语释义

慎密 shènmì

(1) 细致周到

慎密计划
careful;cautious

词语解释

  1. 谨慎保密。

    《易·繫辞上》:“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宜各慎密,勿説事源,人或知闻,轻鄙我等。”

  2. 认真细致。

    明 袁宏道 《识张幼于箴铭后》:“今若强放达者而为慎密,强慎密者而为放达,续鳧项,断鹤颈,不亦大可嘆哉!” 续范亭 《学习有得》诗:“慎密周详,活泼愉快。”

引证解释

⒈ 谨慎保密。

《易·繫辞上》:“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宜各慎密,勿説事源,人或知闻,轻鄙我等。”

⒉ 认真细致。

明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今若强放达者而为慎密,强慎密者而为放达,续鳧项,断鹤颈,不亦大可嘆哉!”
续范亭《学习有得》诗:“慎密周详,活泼愉快。”

慎密的国语词典

谨慎细密。

慎密的网络释义

慎密

  • 慎密,汉语词汇。
  • 拼音:shèn mì
  • 释义:1、谨慎保密。2、认真细致。
  • 周密;细致(多指思想)文思~∣~的分析∣事先经过了~的研究
  • 慎密,应为“缜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北京第354次印刷),1215页,慎,并无此词。
  • 慎密的翻译

    英语: cautious, with meticulous care
    法语: prudent, avec attention

    慎密造句

    他心思慎密,头脑灵活,是猎狼人部队的大脑。
    四娘摸着腰带里面,发觉里面是一块块竖着码好的大洋,形成一根宽宽的腰带,说道“看不出来,你小子还心思慎密。
    曾荫权赞扬林瑞麟有决心、有毅力、有团队精神,而且心思慎密,有极强的统筹能力,往往能在压力下完成困难的使命。
    考试答题步骤:通览全卷,沉着应试;慎密审题,扣题作答;先易后难,从容解答;祝你开始顺顺利利,顺利通过啊。
    雍容尊贵,端庄拘谨,老练,心思慎密,头脑冷静。
    这个外表看似单纯无知,却又心思慎密,暗藏城府的女子,总是惹人怜惜的。
    福利经济学、消费理论、资本积累、经济增长、金融和国际贸易,都成了他慎密的“采撷和整理”的对象。
    但问题之一是:锁闭在这类受体之一之上的药物还可能附着在与之慎密亲密相关的受体之上,这可引起有害的副浸染。
    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
    本书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有肝胆相照的兄弟,有心思慎密的阴谋,有令人喷饭的搞笑,有缠绵悱恻的爱情。
    心思慎密,虽然我话不多但是我了解你。
    人不慎密者,多有终身之悔。
    你的废话不多,你喜欢观察,不管是人还是事物,你的心思慎密,眼光独到,你总能看。
    其实早有传闻新奇骏会在去年广州车展亮相,最后却悄无声息,想来是东风日产的心思慎密,为的是让新奇骏有一个“天时”。
    处女座心思慎密,如果他们要表现得吃醋,却不会那么容易被其他人看见。
    性格内向,喜怒不露于表,不喜欢引人注目,心思慎密,谨慎精明,认识事物细致深刻。
    没有了三寨主的配合,薛无尘剑式出招越趋慎密,羚羊挂角的无破绽可循。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殊不知,心思慎密的姚明,早已将自己的心交给了中国女篮的“美女国手”叶莉。
    李世民文武全才,能谋善断,为人乖巧,遇事既有胆略、敢想敢为而又心思慎密,敢于冒险却善于应变,更得父母欢心。

    汉字详情

    shèn [shen]
    部首: 339
    笔画: 13
    五笔: NFH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JBC
    四角: 9408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2) 同本义

    慎,谨也。——《说文》

    慎,诚也。——《尔雅》

    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僶勉就善谓之慎。——《贾子道术》

    慎尔优游。——《诗·小雅·白驹》

    予慎无罪。——《诗·小雅·巧言》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审慎(周密而谨慎);失慎(疏忽);慎独(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可有越礼非分的念头);慎刑(谨于用刑);慎行(行为谨慎);慎言慎行(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慎缄(小心谨慎,不说或少说话);慎小谨微(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4) 警惕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慎微(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

    副词

    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动词

    (1) 通“顺”( shùn)。顺从,顺应;遵循,依顺

    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墨子·天志中》

    夫侵主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管子·任法》

    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荀子·仲尼》

    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吕氏春秋·勿躬》

    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淮南子·缪称》

    (2) 又如:慎比(顺从亲近);慎产(顺其求生的欲望)

    英文翻译

    act with care, be caut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an6
    ◎ 客家话:[梅县腔] sem3 [宝安腔] sim3 [客语拼音字汇] sim3 [东莞腔] sin3 [陆丰腔] shim6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饶平、潮阳]sing2(síng) [揭阳]sêng2(s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時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zjinh/zjinnʑĭĕn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