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怨

fèn yuàn [ fen yuan]
繁体 憤怨
注音 ㄈㄣˋ ㄩㄢˋ

词语释义

愤怒怨恨。

词语解释

  1. 愤怒怨恨。

    《汉书·叙传下》:“ 项氏 畔换,黜我 巴 汉 ,西土宅心,战士愤怨。”《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 李义府 以立后之功,独见委用,陷害忠良,天下愤怨。”《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夫人道:‘我母子并无异心。只为公子来迟,不将姻事为重,所以小女心中愤怨,公子休得多疑。’”

引证解释

⒈ 愤怒怨恨。

《汉书·叙传下》:“项氏畔换,黜我巴汉,西土宅心,战士愤怨。”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
宋范仲淹《推委臣下论》:“李义府以立后之功,独见委用,陷害忠良,天下愤怨。”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夫人道:‘我母子并无异心。只为公子来迟,不将姻事为重,所以小女心中愤怨,公子休得多疑。’”

愤怨的网络释义

愤怨

  • 愤怨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fèn yuàn,
  • 释义:愤怒怨恨。
  • 愤怨造句

    众神们,抛开长时间分裂你们团结的狭隘愤怨吧,我们将众志成城,统一作战,我将消除这个祸害,奥林巴斯必胜!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的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
    众神们,抛开长时间分裂你们团结的狭隘愤怨吧,我们将众志成城,统一作战,我将消除这个祸害,胜利属于奥林巴斯!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弗兰西斯·培根。
    这说明,民若有愤怨,堵是堵不住的,而必须“宣之使言”,也就是要让民开口说话,能够使愤怨宣泄出来,能够让愿望表达出来。
    平时憎恶我的却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FAM
    五行:
    仓颉: PJTO
    四角: 940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贲( 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2) 同本义

    愤,懑也。——《说文》

    发愤以杼情。——《楚辞·九章·惜诵》

    志意蕴愤。——《后汉书·王符传》

    (3) 又如:愤切(内心极度愤懑);愤悁(愤懑郁积);愤薄(郁结,充塞);愤厥(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4) 充盈,旺盛

    愤,盈也。——《方言十二》

    阳瘅愤盈。——《国语·周语》

    (5) 又如:愤盈(充溢,积满;气愤,愤懑);愤盛(积满,充盈)

    动词

    (1) 愤怒;怨恨。同“忿”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愤怨(愤怒怨恨);愤心(愤怒或愤激之心);愤忿(愤怒);愤沮(怨恨沮丧);愤痛(愤怒悲痛);愤咤(愤怒)

    (3) 发,奋

    愤于中则应干外。——《淮南子·脩务》

    (4) 又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愤迅(奋迅);愤勇(奋勇);愤起(奋发而起)

    英文翻译

    resent, hate; indig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宋本广韵

    yuàn [yuan]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BNU
    五行:
    仓颉: NUP
    四角: 2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夗( 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名词

    (1) 仇恨,怨仇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英文翻译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5 [宝安腔] jen5 [梅县腔] jan5 [陆丰腔]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台湾四县腔] jen5 [海陆丰腔] ren5 [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qyan/vanʔ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