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悁

fèn yuān [ fen yuan]
注音 ㄈㄣˋ ㄩㄢ

词语释义

怨怒,愤恨。

词语解释

  1. 怨怒,愤恨。

    《战国策·赵策二》:“ 秦 虽僻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后汉书·窦融传》:“忿悁之间,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 清 唐甄 《潜书·任相》:“以万乘之尊,不得自专,而受挫於其臣,内怀忿悁,固已久矣。”

引证解释

⒈ 怨怒,愤恨。

《战国策·赵策二》:“秦虽僻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
《后汉书·窦融传》:“忿悁之间,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
清唐甄《潜书·任相》:“以万乘之尊,不得自专,而受挫於其臣,内怀忿悁,固已久矣。”

忿悁的国语词典

易怒而不能容忍。

忿悁的网络释义

忿悁

  • fèn yuān ㄈㄣˋ ㄧㄨㄢ 忿悁
  • 怨怒,愤恨。《战国策·赵策二》:“ 秦 虽僻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后汉书·窦融传》:“忿悁之间,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 清 唐甄 《潜书·任相》:“以万乘之尊,不得自专,而受挫於其臣,内怀忿悁,固已久矣。”
  •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WVNU
    五行:
    仓颉: CSHP
    四角: 80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愤怒,怨恨)

    (2) 同本义

    忿,悁也。——《说文》

    忿,怒也。——《广雅》

    君子以惩忿窒欲。——《易·象传》

    身有所忿窒。——《礼记·大学》

    惩违改忿兮。——《楚辞·怀沙》。注:“恨也。”

    忿慉之气。——《庄子·达生》

    忿,恨也,怒也。——《玉篇》

    伯主约而不忿。——《战国制·秦策》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谋攻》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忿恨(愤怒怨恨);忿气(气愤;生气);忿怒(愤怒);忿疾(愤怒厌恶)

    (4) 用同“奋”。奋力 。如:忿不顾身(即“奋不顾身”);忿力(即“奋力”)

    英文翻译

    get angry; fury, exasp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f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fun5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fun5 [梅县腔] fun5 [宝安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东莞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忿敷粉上聲合口三等pʰĭuənphyonx/phiuun
    yuān,juàn [yuan,juan]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KEG
    仓颉: PRB
    四角: 96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怒;急躁

    悁,忿也。从心,悁声。——《说文》

    悁,忧貌也。——《声类》

    悁,含怒也。——《字林》

    吏民颇畏其悁急。——《宋史》

    (2) 又如:悁急(急躁;浮躁)

    英文翻译

    irritable, nervous, impat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gy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n1 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台湾四县腔] gan1 gien3 [客英字典] gen1 [宝安腔] gen1 [梅县腔] g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ʔĭwɛnqjyen/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