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

gǎn jué qì guān [ gan jue qi guan]
繁体 感覺器官
注音 ㄍㄢˇ ㄐㄩㄝˊ ㄑ一ˋ ㄍㄨ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感觉器官 gǎnjué qìguān

(1) 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器官,如皮肤、眼睛、耳朵等。简称“感官”。受到刺激(如热或声波)的影响时,在联接它的感觉神经纤维中引起兴奋,神经纤维把特异的冲动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在那里冲动被译成相应的感觉(温热或声音)

the five senses;sense organ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器官,如皮肤、眼睛、耳朵等都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根据他的研究,所有形式的广告中,83%都只专注于吸引我们的感觉器官——视觉。
2、走进这间占地11,000平方英尺的荷兰餐馆,你的五个感觉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因为它与你去过的其他餐馆都截然不同。
3、自从大脑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得到医学确认起,我们自身的中心感觉器官就从古老的心脏转移到了新奇的思想上。
4、丘脑把信息从眼耳手口鼻的感觉器官传送到大脑皮质。
5、首先,一醒来便按摩感觉器官——眼睛、鼻子、嘴唇和耳朵。
6、工蜂的头上有两根满载3000个感觉器官的触须。
7、他们没有眼睛,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或大脑,但是有头端、尾端和已确认有脊椎动物的初始体平面。
8、这些人试图用计算机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每项任务都被故意设计成需要人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神经作出反应。
9、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洞穴中的时候,感觉器官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工具。
10、汉克指出电感觉器官衍生自祖先动物的腮须。
11、当然,耳朵不像眼睛,并不局限于面孔前方对感觉器官的刺激。
12、吸血鬼乌贼有8条长臂和一条长长的作为感觉器官的卷须。
13、当外在的身体完全地放松下来,我们来放松感觉器官,将注意力关注呼吸,促使它没有障碍更加地流畅。
14、你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做脑手术因为大脑没有感觉器官。
15、室利罗摩克里希纳在燃烧的火焰面前举行了一个摧毁对亲戚、朋友、身体、头脑、感觉器官、自我和世界依附的仪式。
16、它们以某种尚不为人们知晓的方式起感觉器官的作用。
17、控制了所有的感觉器官,那个完全自控的行者应该冥想于“我”,因为控制了感官的人就在圆满智慧中得到了解脱。
18、最后,我与那个有感觉者(即那个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某些事物的人)是同一个人,因为我确实看见了光亮,听到了噪声,感觉到了热度。
19、通过人的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对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内容包括对葡萄酒的颜色、澄清度、香味、风格个性的评价;
20、在系统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了特定的构造。
21、但是同样,大脑皮质区也受到管理感觉器官(手,四肢及嘴)成长的基因突变的影响。
22、现在我们的感觉器官都迟钝了,我们也记不着用上这些器官。
23、能量有时候可以被我们强烈感觉到,因为我们拥有可以感觉器官,它可以感觉到以不同形式存在的能量。
24、一种语言的习得是人的备种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共同作用的结果。
25、软体动物已分化出触角、眼、嗅检器及平衡囊等感觉器官,感觉灵敏。
26、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触角感器对昆虫感受外界环境、实现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7、也有学者认为:痒觉主要是由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感觉器官和浅层皮肤丛所感受传导的。
28、除此之外皮肤还是汇集了众多神经元的感觉器官,能够让大脑感受到外面世界。
29、第五,感觉器官的全方位探索。

感觉器官的国语词典

动物体受刺激时,首先感受到的器官。如眼、耳、舌、鼻、皮肤等。可将所受刺激变为神经冲动,并通过感觉神经,传达至中枢。

感觉器官的网络释义

感觉器官

  • 感觉器官(the sense organs)是实现感觉过程的生理装置。包括感受器、神经通道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三部分。其中,感受器的职能是将刺激的物理化学特性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通道负责传导神经冲动,并在传输过程的不同阶段得到有选择的加工;感觉经验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感觉中枢是由大脑皮层上相应感觉的中枢部分和弥散部分组成。在中枢部分,刺激信息被加工为个体实际体验到的具有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但每种感觉中枢的神经细胞并不完全集中,部分沿大脑皮层弥散到其他感觉的中枢部分,相互交叠,以保证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它是先天就有的,后天训练使其机能得到发展。
  • 感觉器官造句

    人类没有专门用于探查地面振动的感觉器官。
    汉克指出电感觉器官衍生自祖先动物的腮须。
    象乌龟蜷缩外肢一样,当一个人把他的感觉器官从被感觉对象处完全回收于体内时,他就在圆满智慧中得到了解脱。
    一类称作特异感知,指不用正常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事物或信息,如耳朵识字、内视、透视、遥视、微视等。
    他们有大而黑的眼睛,像貘一样的猪嘴,前端长有吸盘的柔韧长手指,头顶上有一对茶碟状的感觉器官,脑壳沿脊椎还长有山脊状的刺。
    光肩星天牛可能存在接触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在近距离通过触角等感觉器官进行交流,但在远距离时不起定向作用。
    双壳贝的头很小,没有特化的感觉器官。
    自从大脑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得到医学确认起,我们自身的中心感觉器官就从古老的心脏转移到了新奇的思想上。
    丘脑把信息从眼耳手口鼻的感觉器官传送到大脑皮质。
    首先,一醒来便按摩感觉器官——眼睛、鼻子、嘴唇和耳朵。
    他们没有眼睛,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或大脑,但是有头端、尾端和已确认有脊椎动物的初始体平面。
    这些人试图用计算机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每项任务都被故意设计成需要人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神经作出反应。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洞穴中的时候,感觉器官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工具。
    当然,耳朵不像眼睛,并不局限于面孔前方对感觉器官的刺激。
    当外在的身体完全地放松下来,我们来放松感觉器官,将注意力关注呼吸,促使它没有障碍更加地流畅。
    你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做脑手术因为大脑没有感觉器官。
    室利罗摩克里希纳在燃烧的火焰面前举行了一个摧毁对亲戚、朋友、身体、头脑、感觉器官、自我和世界依附的仪式。
    它们以某种尚不为人们知晓的方式起感觉器官的作用。
    控制了所有的感觉器官,那个完全自控的行者应该冥想于“我”,因为控制了感官的人就在圆满智慧中得到了解脱。
    最后,我与那个有感觉者(即那个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某些事物的人)是同一个人,因为我确实看见了光亮,听到了噪声,感觉到了热度。

    汉字详情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
    jué,jiào [jue,jiao]
    部首: 416
    笔画: 9
    五笔: IP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FBBHU
    四角: 90212

    详细解释

    jiào

    动词

    (1) 睡醒

    觉,悟也。从见,學省声。——《说文》

    上欲起贤,未觉。——《汉书·董卓传》

    觉而之渐台。——《汉书·邓通传》

    (2) 又如:觉卧(觉醒时和寝卧时);觉寤(睡醒);觉寝(自睡中觉醒)

    (3) 通“挍”、“校”。比较,较量

    如此贤不肖相觉。——《孟子·离娄下》注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世说新语》

    名词

    (1) 俗称睡眠为睡觉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庄子·齐物论》

    觉见卧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惟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2) 又如:睡了一大觉

    (3) 一次短的睡眠,打盹 。如:午觉;累了可以扒在桌上睡一觉

    量词

    (1) 睡眠一次为一觉 。如:睡了一觉中觉

    (2) 另见 jué

    jué

    动词

    (1)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2) 同本义

    觉,悟也。——《说文》

    上欲起贤,未觉。——《汉书·董贤传》

    觉而之渐台。——《汉书·邓通传》

    且有大觉。——《庄子·齐物论》

    叔术觉焉。——《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觉来(醒来);觉悟;如梦初觉

    (4) 感觉到,意识到

    而觉跌千里者。——《荀子·王霸》。注:“知也。”

    岛不觉。——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常觉一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更觉胆落。——《广东军务记》

    (5) 又如:觉道(觉得);不知不觉;觉发(发觉)

    (6) 启发;使人觉悟

    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孟子·万章上》

    (7) 发觉,发现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不之觉。——《资治通鉴·唐纪》

    名词

    (1) 感觉器官 。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觉元(脑神)

    (2) 贤智者之称

    藏埋于终古,而未寤于前觉也。——晋· 左思《吴都赋》

    (3) 另见 jiào

    英文翻译

    to wake up from sleep; consc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3 gok3

    宋本广韵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
    guān [gua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RLR
    四角: 30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管制,管理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