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gǎn xiǎng [ gan xiang]
注音 ㄍㄢˇ ㄒ一ㄤ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感想 gǎnxiǎng

(1) 由接触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活动

请问,这次春游你有什么感想?
thought;impressions

词语解释

  1. 相思,思念。

    《晋书·孙谧传》:“ 充 每讌宾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窥之,见 寿 而悦焉……女大感想,发於寤寐。” 唐 陈玄祐 《离魂记》:“ 宙 与 倩娘 常私感想於寤寐,家人莫知其状。”

  2. 接触事物引起的思想反应。

    章炳麟 《文学说例》:“无论何种感想,皆自有言语可表。” 巴金 《家》十五:“ 觉民 看见 梅 的这些举动,起了种种感想。”

引证解释

⒈ 相思,思念。

《晋书·孙谧传》:“充每讌宾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窥之,见寿而悦焉……女大感想,发於寤寐。”
唐陈玄祐《离魂记》:“宙与倩娘常私感想於寤寐,家人莫知其状。”

⒉ 接触事物引起的思想反应。

章炳麟《文学说例》:“无论何种感想,皆自有言语可表。”
巴金《家》十五:“觉民看见梅的这些举动,起了种种感想。”

感想的国语词典

因感触所引起的思念或想法。

感想的网络释义

感想

  • 感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ǎn xiǎng,指由接触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活动。语出唐陈玄祐《离魂记》:“ 宙 与倩娘常私感想於寤寐,家人莫知其状。”
  • 感想的翻译

    英语: impressions, reflections, thoughts, CL:
    德语: Eindruck, Gefühl (S)​
    法语: impression, réflexion

    感想造句

    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听报告的感想。
    感想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又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让我成长。你付出了很多,但我能回报的却很少很少,所以就抱抱你,让你听听我的心跳,它是和你连在一起的。
    成长是分阶段进行的,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题目,克服了一个,迎来另一个,螺旋式上升,盘旋着进步。年少时候,我们懂得再多,熟悉再深刻,也一定会在时光的历练中,逐渐被取代,直到我们到达人生一个较为平坦和缓慢的山坡上,你才会慢慢巩固整理出自己完整的生活感想。
    听了战斗英雄的报告,你有什么感想?
    一般情况下,开口之前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这样说话对方听了会作何感想。如果对方听了会觉得身心愉悦,那你就尽管说吧;如果会得罪人,或者是侵犯到别人的隐私或者戳到别人的疼处,这些话那尽量别说出口了,让它烂在肚子里吧。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有很多感想。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这次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感想。
    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所发的感想都是真情实感。
    我一再试探,你一再隐瞒,有一种预感想挽回太难。
    那些感想,迁就了伤感的年华。
    当目睹溪水逐渐乾涸的时候,以利亚究竟有何感想呢?
    但是,想象一下你坐在年中回顾的会议上,你有何感想?
    你可以在一个自己感想很是痛快的,干净整齐的环境里干事。
    你对拿撒勒人对耶稣的态度有何感想?
    我不是一个爱吹毛求疵的人,只是想就某些问题谈谈心中的感想,希望能唤醒人们。
    我亲爱的中国读者,如果你在8月1日见到“庆祝国庆”的标语会做何感想?
    罗斯柴尔德回忆道:“女店员对我说,‘如果你问我对雅诗兰黛有何感想?
    在这个时代内,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使他们感想思疑苍莽。
    不知道您有何感想,但这段代码的复杂得让我想去重拾汇编语言。

    汉字详情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
    xiǎng [xiang]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S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UP
    四角: 46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 同本义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3)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4) 思考,思索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 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6) 希望,想要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7)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8) 料想;猜想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9) 又如:想料(料想)

    (10) 想象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11) 好像,如同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2) 怀念、回想

    想当年。——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英文翻译

    think, speculate, plan, consider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ong3 [陆丰腔] siong3 siong6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3 [沙头角腔] siong3 [梅县腔] siong3 [台湾四县腔] siong3 [宝安腔] siong3 [海陆丰腔] siong3 [东莞腔] siong3
    ◎ 潮州话:siên6/sion6 siang2(siĕ si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x/siank

    感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