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xing xing xiang xi]
注音 ㄒ一ㄥ ㄒ一ㄥ ㄒ一ㄤ ㄒ一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同“惺惺惜惺惺”。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成语辨析

惺;不能写作“星”。

成语用法

惺惺相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同“惺惺惜惺惺”。

柳残阳《断肠花》第三四章:“当然,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惺惺相惜,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份呢!”

惺惺相惜的国语词典

聪明才智相当的人彼此同情、怜惜。

如:「自古英雄们皆相互敬重,惺惺相惜。」

惺惺相惜的网络释义

惺惺相惜

  • 惺惺相惜是一个成语,拼音是xīng xīng xiāng xī,意思是指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有才能的人互相仰慕,相互欣赏。
  • 惺惺相惜的翻译

    英语: see
    法语: Les hommes avisés se reconnaissent de loin

    惺惺相惜造句

    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男生隔壁是女生,友情隔壁是爱情,我们若即若离,我们惺惺相惜,我们与快乐相伴,我们与悲伤同行。
    他们两人言谈投机,不免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对你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长久的陪伴生出来的惺惺相惜。
    两柄孤交绝世的剑,两个孤交绝世的人,又怎么不惺惺相惜。两个孤交绝世的剑客,就像是两颗流星,若是相遇了,就一定要撞击出惊天动地的火花。这火花虽然在一瞬间就将消失,却已光照千古。
    川流不息的人游荡在街头,谁能听见谁的寂寞。找一个人惺惺相惜,找一颗心心心相印,在这个宇宙你是独一无二,没人能取代,没有你世界将变黑暗,路灯!
    我若是他的知己,怎不见他对我有惺惺相惜之意?叶迷。
    惺惺相惜了半个小时后,我们转而讨论一些更为实际的问题。
    裴红棂望着那老人,老人也望着裴红棂,都要看看当此景况对方是什么反应,然后,忽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这才问起对方名姓,惺惺相惜,结为金兰契友。
    那种惺惺相惜的依赖,那生死与共的信念,就是世间最大的幸福。但我们却不知道,其实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对于即将到来的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决赛,两人没有初次对决时的紧张,只有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如同苗人凤与胡一刀缠斗中互生的侠义之情。
    那不就是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惺惺相惜的人存在吗?
    赛后的惺惺相惜,罗迪克向这位以色列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观众也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困难不是问题,远近不是距离,朋友间在于取长补短,惺惺相惜。金钱只需努力赚取,而乐于助人才考验人的意志力,我的短处就是手头有点紧,你看着办吧!
    我们在网络中偶然相遇,共同的志趣让彼此惺惺相惜。在天地的另一边倾听,在电脑的另一端守候,字里行间散发出萌萌的爱恋……
    在爱情里面,形影不离不如惺惺相惜,甜言蜜语不如知心知意,如胶似漆不如不离不弃。两情若在长久时,大眼瞪小眼也是非常浪漫的事。愿你爱的持久甜蜜!
    猫与鼠,面对面,不是剑拔弩张而是惺惺相惜。
    两人惺惺相惜,每逢相聚,必登长沙岳麓山,吟诗作文,抒发胸际豪情。
    李义勤也不是个温顺的性子,借着酒兴,一来二去,两人反倒有些义气相投,惺惺相惜之意。

    汉字详情

    xīng [xing]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JTG
    五行:
    仓颉: PAHM
    四角: 960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聪明

    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明· 袁宏道《靳尚祠》

    (2) 又如:惺惺惜惺惺(聪明人爱惜聪明人。意谓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相互爱惜、同情)

    动词

    (1) 领会

    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明· 冯惟敏《朝天子》

    (2) 又如:惺悟(领会)

    (3) 清醒

    一声寒雁叫,唤起未惺人。——《五灯会元》

    英文翻译

    intelligent, clever, as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s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n1 [宝安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台湾四县腔] sen1 [梅县腔] siang3 [海陆丰腔] sen1
    ◎ 潮州话:思英1(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engsieŋ
    xīng [xing]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JTG
    五行:
    仓颉: PAHM
    四角: 960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聪明

    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明· 袁宏道《靳尚祠》

    (2) 又如:惺惺惜惺惺(聪明人爱惜聪明人。意谓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相互爱惜、同情)

    动词

    (1) 领会

    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明· 冯惟敏《朝天子》

    (2) 又如:惺悟(领会)

    (3) 清醒

    一声寒雁叫,唤起未惺人。——《五灯会元》

    英文翻译

    intelligent, clever, as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s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n1 [宝安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台湾四县腔] sen1 [梅县腔] siang3 [海陆丰腔] sen1
    ◎ 潮州话:思英1(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engsieŋ
    xiāng,xiàng [xiang]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S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BU
    四角: 46900

    详细解释

    xiāng

    副词

    (1)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2)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3) 共同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相安

    (5) 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7)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8)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动词

    (1) 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2)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3) 亲自观看 。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4) 另见 xiàng

    xiàng

    动词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相时憸民。——《书·盘庚上》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书·召诰》

    善相丘陵。——《礼记·月令》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鄘风·相鼠》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胜相士多。

    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4) 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6) 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伊尹相汤伐 桀。——《汤誓》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

    使相之。——晋· 干宝《搜神记》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7)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8) 教导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9) 治,治理

    相我受民。——《书·立政》

    (10) 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11)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12) 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 齐。——《史记·项羽本纪》

    (13) 像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名词

    (1) 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2)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3) 照片 。如:照个相

    (4) 官名

    (5)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7)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8)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9) 相位 。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10)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1) 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12) 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3)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4) 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5) 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16)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17) 另见 xiāng

    英文翻译

    mutual, reciprocal, each 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soeng3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1 siong5 [宝安腔] siong5 |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1 siong5 [海陆丰腔] siong1 siong5 [梅县腔] siong1 [沙头角腔] siong5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siong5 [东莞腔] siong5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xiong3 xio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iangsĭaŋ
    [xi]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A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A
    四角: 94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 同本义

    惜,痛也。——《说文》

    惜者,哀也。——《楚辞·惜誓序》

    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惜其用武不终。——宋· 苏洵《六国论》

    岁月为可惜。——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可惜(值得惋惜);痛惜(沉痛地惋惜);惜伤(哀伤)

    (4) 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为天下惜死。——《吕氏春秋·长利》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

    视之不甚惜。——宋· 苏洵《六国论》

    臣辈惜程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汝辈所惜。

    朕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吝惜(过分爱惜);怜惜(同情爱惜);珍惜(珍重爱惜);惜玉(对女子的温情爱护);惜体面(爱面子);惜福(富有而不肯过分享受);惜护(十分爱护);惜名(爱惜名声)

    (6) 惋惜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爱惜(惋惜、同情)

    (8) 哀怜、哀悯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楚辞·惜誓》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滕王阁序》

    (9) 贪婪,贪求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

    (10) 吝惜;舍不得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李陵《答苏武书》

    驱将惜不得。——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惜牺牲生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惜吝(吝惜;舍不得);不惜工本;不惜金玉

    英文翻译

    pity, regret, rue, begr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梅县腔] siak7 sit7 [宝安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g5 xid5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siak7 [台湾四县腔] siak7 sit7 [陆丰腔] sit7 [海陆丰腔] siak7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思積昔開入聲開口三等sieks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