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恐

zhuì kǒng [ zhui kong]
注音 ㄓㄨㄟˋ ㄎㄨㄥˇ

词语释义

惴恐 zhuìkǒng

(1) 恐惧

百司惴恐。——《明史》
dread;fear

词语解释

  1. 恐惧。

    《史记·项羽本纪》:“ 楚 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 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刚果而和》:“ 程丞相 琳 ,性严毅,无所推下,出镇 大名 ,每晨起据案决事,左右皆惴恐,不敢喘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宗 闭户惴恐,莫知所措。”

引证解释

⒈ 恐惧。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刚果而和》:“程丞相琳,性严毅,无所推下,出镇大名,每晨起据案决事,左右皆惴恐,不敢喘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宗闭户惴恐,莫知所措。”

惴恐的国语词典

惴栗恐惧。

惴恐的网络释义

惴恐

  • 惴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zhuì kǒng,解释为恐惧。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惴恐造句

    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
    但见风雨如晦,雷鸣若怒,闪电不息,万物惴恐,鸟兽隐踪,肖申克群牢在雾中,远矣。
    伏皇后与曹冲一同高居禁将榜,其技能“求援”已然影响到其他玩家的游戏体验,而配合“惴恐”则更是雪上加霜。
    海瑞的建议虽未被万历皇帝采纳,但使贪官污吏惴恐不安。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当时,长安左右宗室多犯法者,在郅都之后,汉景帝复命宁成为中尉,其执法效仿郅都,致使宗室豪强人皆惴恐。
    徐九思坚持原判,事后,“胥吏人人惴恐于法,不敢有所舞弊”。
    是台既下,其余各台闻风惴恐,近者归降,远者弃走,所遗粮糗充积,足供我士马一月之饷。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汉字详情

    zhuì [zhui]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MDJ
    五行:
    仓颉: PUMB
    四角: 92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耑( zhuān)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

    惴,忧惧也。——《说文》

    惴,忧也。——《广雅》

    人皆惴恐。——《汉书·宁成传》

    惴惴其栗。——《诗·秦风·黄鸟》

    惴惴,惧也。——《尔雅》

    小恐惴惴。——《庄子·齐物论》

    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惴怯(胆怯,恐惧);惴畏(畏惧);惴恐(恐惧);惴息(害怕得不敢喘息);惴惕(恐惧,忧戚);惴悸(惊惧)

    英文翻译

    afraid, apprehensive, nerv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ze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i3 cui5 chui5 [海陆丰腔] cui3 chui3 [梅县腔] zhui5 nion1 [宝安腔] zui3 cui3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台湾四县腔] cui3 zui3
    ◎ 潮州话:徐威2(脆)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睡支A合去聲合口三等支Acjyeh/tjvehtɕĭwe
    kǒng [kong]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AMYN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 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5) 恐吓,使之害怕

    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

    李斯因说 秦王,请先取 韩以恐他国。——《史记·高祖本纪》

    (6) 又如:恐呵(威吓呵斥);恐胁(恐吓威胁);恐逼(恐吓逼迫);恐褐(恫吓威胁)

    (7) 恐怕

    恐前后受其敌。——唐· 柳宗元《三戒》

    常恐秋节至。——《乐府诗集·长歌行》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赵策》

    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8) 又如:恐其有误;恐不容易;恐非所愿

    副词

    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偿城恐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为操所光。——《资治通鉴》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fear; fearful, apprehen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ng3 [海陆丰腔] kiung3 [梅县腔] kiung3 [东莞腔] kung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g3 kung3 [沙头角腔] kiung3 [台湾四县腔] kiung3 [宝安腔] kung3 [陆丰腔] ki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隴上聲開口三等khyungx/qivnkkʰ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