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惨怛
(1) 悲痛忧伤
词语解释
忧伤,悲痛。
《庄子·盗跖》:“惨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监於体。”《汉书·元帝纪》:“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於心。”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弔伤色惨怛,唁失词劬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公见之,中心惨怛,痛不可忍。”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在旧社会里,一些爱国的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是怎样的孤独、寂寞、惨怛,而又何等地勇敢、坚强、有志气呵!”
引证解释
⒈ 忧伤,悲痛。
引《庄子·盗跖》:“惨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监於体。”
《汉书·元帝纪》:“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於心。”
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弔伤色惨怛,唁失词劬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公见之,中心惨怛,痛不可忍。”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在旧社会里,一些爱国的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是怎样的孤独、寂寞、惨怛,而又何等地勇敢、坚强、有志气呵!”
惨怛的国语词典
忧劳、哀痛。
惨怛的网络释义
惨怛
惨怛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参声。本义:残酷,狠毒)
(2) 同本义
惨,毒也。——《说文》
惨毒行于民。——《汉书·陈汤传》
苛惨失中。——《后汉书·周纺传》。注:“虐也。”
惨如蜂虿。——《荀子·议兵》
(3) 又如:惨虐(残酷暴虐);惨无人理(惨无人道)
(4) 悲痛;伤心
惨于腹。——《列子·杨朱》。释文:“惨,痛也。”
惨怛于心。——《汉书·元帝纪》。师古曰:“惨,痛也。”
醉不成欢惨将别。——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凄惨(凄凉悲惨);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惨不忍言(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6) 厉害;程度严重
冰霜惨烈。——张衡《西京赋》
下阴潜以惨禀兮。——扬雄《甘泉赋》
(7) 又如:惨阳(阳气盛极而炎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m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旦声。本义:痛苦)
(2) 同本义
怛,憯也。从心,旦声。——《说文》
怛,痛也。——《方言一》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忧伤
怛,忧也。——《广雅》
怛怛,忧也。——《释训》
中心怛兮。——《诗·桧风·匪风》
劳心怛怛。——《诗·齐风·甫田》
(4) 又如:怛恻(忧伤);怛然(忧虑,不放心的样子);怛伤(悲伤);怛惋(悲伤)
(5) 畏惧;惊恐
叱!避!无怛化!——《庄子·大宗师》
怛然内热。——《列子·黄帝》
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
(6) 又如:怛突(忐忑,惊惧);怛怖(恐惧);怛惕(惊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an3 dat7 [台湾四县腔] tan3 dat7 [梅县腔] dat7 [海陆丰腔] tan3 dat7
◎ 潮州话:胎安2(坦)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怛 | 當割 | 端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tɑt | t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