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恨
注音
ㄨㄢˇ ㄏㄣˋ
词语释义
1.怨恨。 2.懊悔。
词语解释
怨恨。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 虞翻 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
懊悔。
《法苑珠林》卷三四:“ 显 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 显 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 头陁迦叶 大弟子也。’ 显 方大惋恨。”
引证解释
⒈ 怨恨。
引唐韩愈《赠刘师服》诗:“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
⒉ 懊悔。
引《法苑珠林》卷三四:“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 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 头陁迦叶大弟子也。’ 显方大惋恨。”
惋恨的网络释义
惋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心,宛声。本义:怨恨,叹惜) 同本义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曹操《善哉行》
皆叹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词
中医学术语。内热
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素问》
英文翻译
regret, be sorry; alarme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wun2
◎ 客家话:[梅县腔] wan3 [海陆丰腔] wa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宝安腔] won3 wan3 [客英字典] van3 [台湾四县腔] wan3
◎ 潮州话:冤2(宛)
◎ 客家话:[梅县腔] wan3 [海陆丰腔] wa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宝安腔] won3 wan3 [客英字典] van3 [台湾四县腔] wan3
◎ 潮州话:冤2(宛)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惋 | 烏貫 | 影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ʔuɑn | quanh/ua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
)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英文翻译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七恨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恨 | 胡艮 | 匣 | 痕 | 去聲 | 願 | 開口一等 | 痕 | 臻 | ghonh/honn | ɣ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