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异

jīng yì [jing yi]
繁体 驚異
注音 ㄐ一ㄥ 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惊异 jīngyì

(1) 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

这个温柔的小家伙竟能如此坚强,这使她感到惊异
amaze

词语解释

  1. 惊奇诧异。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太夫人悲伤发疾,恍惚昏乱。后( 马皇后 )时年十岁,干治家事,敕制僮僕,昆弟、亲属各得其宜,诸家皆以为太夫人所为也,后问之,咸惊异焉。”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迴首返顾,但见空山万仞,石壁千寻,草木不生,罕逢人跡。皇帝倍生惊异焉。”《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公 惊异,就神帐中看神道袖袍,果然裂开。” 徐迟 《牡丹》七:“他惊异地发现,戏剧艺术的地位,到如今大不相同了。”

引证解释

⒈ 惊奇诧异。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太夫人悲伤发疾,恍惚昏乱。后( 马皇后 )时年十岁,干治家事,敕制僮僕,昆弟、亲属各得其宜,诸家皆以为太夫人所为也,后问之,咸惊异焉。”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迴首返顾,但见空山万仞,石壁千寻,草木不生,罕逢人跡。皇帝倍生惊异焉。”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魏公惊异,就神帐中看神道袖袍,果然裂开。”
徐迟《牡丹》七:“他惊异地发现,戏剧艺术的地位,到如今大不相同了。”

惊异的国语词典

惊奇讶异。《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唯见赤蛇蟠床上,乃益惊异。」《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越客一发惊异道:『依此说话,被虎害的,正是我定订的娘子了。』」也作「惊怪」、「惊奇」。

惊异的网络释义

惊异

  • 惊异,汉语词汇。
  • 拼音:jīng yì
  • 是指惊奇诧异。
  • 惊异造句

    他那张嘴唇薄薄、饱经风霜的面孔上,露出惊异的神色。
    她以一种乐滋滋的惊异目光望着他。
    人们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
    说着想要举起剑来,却惊异的发现断念剑凝固在空中,呜呜作响,半点都不肯动。它跟随花千骨已久,虽还达不到人剑合一,完全臣服,但是亦有灵性,怎么肯出剑伤她。
    他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只知道当他的成绩在老师颤抖的嘴唇中挤出来时,同学们那惊异的目光,他不敢正视老师对他的期望被打破时的那种失望的眼神。不敢看那张可怜巴巴的试卷。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不得不相信这就是那个平时在班里数一数二的他的成绩。
    听到小赵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我们都十分惊异。
    他向她露出一副惊异的神色。
    他迅速举起镜子,脸上露出不知所措的惊异神情。
    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各有惊异之状。
    短跑的胜负往往决定于瞬息之间,而博尔特的速度是如此惊人,观众和他的对手只能惊异地目送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快的人跨过终点。
    但是,如果他们打开引擎盖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的话,这也许并不值得惊异了。
    令人惊异的是,暗黑泰坦萨格拉斯长期不为人知的墓葬也在其中的一个岛上。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没有良心没有同情心?你看到我这样一个强盗,费时费力扮演唐·吉诃德觉得惊异,是吗?你在寻思他是出于什么肮脏的动机?你不要瞎想了。你不可能理解,伙计。亚森·罗平。
    不要错过最令人惊异的新乐队之一围绕!
    我观察着自己,痛苦丝毫没有减弱;我惊异地想着这个受苦的人是我,因为根本就不是我;我是在观看。我在观看,我在受苦。爱丽丝·门罗。
    环顾整个自然界,好像只有人类才使用货币,因此若说其他动物也有用货币乍听之下有点令人惊异。
    或许,之后,这个城市的大多家庭都会惊异发现,家中已悄然多了若干个消毒液、漂白液和洗手液的空瓶。
    妈、你没搞锗吧?季田正放水洗脸,听到这话不禁按停水出门惊异地问道。
    加利福尼亚南部,年年如此;去年,雨无情地下个不停我表示惊异,人们就是这样对我说的。
    时正春夏交季,天忽雨雹,大者如拳,且有种种怪状,如小儿环玦狮象等物,官民相率惊异,谣诼纷纷。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yi]
    部首: 313
    笔画: 6
    五笔: N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UT
    四角: 7744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