惉懘

zhān chì [ zhan chi]
注音 ㄓㄢ ㄔˋ

词语释义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词语解释

  1.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 唐 元稹 《立部伎》诗:“惉懘难令 季札 辨,迟迴但恐 文侯 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忧思鬱结,易以伤气。” 明 唐顺之 《寄赵浚谷书》:“但僕既为老亲羈绊,而 念菴 出门亦颇惉懘。”

引证解释

⒈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
裴駰集解引郑玄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
《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
唐元稹《立部伎》诗:“惉懘难令季札辨,迟迴但恐文侯卧。”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忧思鬱结,易以伤气。”
明唐顺之《寄赵浚谷书》:“但僕既为老亲羈绊,而念菴出门亦颇惉懘。”

惉懘的网络释义

惉懘

  • 惉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hān chì,意指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
  • 汉字详情

    zhān [zhan]
    部首: 440
    笔画: 12
    五笔: IHKN
    仓颉: ERP
    四角: 31336

    宋本广韵

    chì [chi]
    部首: 440
    笔画: 18
    五笔: IAQN
    仓颉: EBP
    四角: 3433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jex/tceetɕ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