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qíng xù [qing xu]
繁体 情緒
注音 ㄑ一ㄥˊ ㄒ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情绪 qíngxù

(1) 情丝,缠绵的情意

情绪留连
lingering affection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feeling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mood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condition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vigour;spirit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depression;moodiness

词语解释

  1. 缠绵的情意。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闃寂以思,情绪留连。” 唐 韩偓 《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 秦 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宋 晏几道 《梁州令》词:“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繫行人住。”

  2. 泛指感情。

    叶圣陶 《母》:“一位姓 文 的是个富于情绪而又偏于直觉的,伊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3. 心情,心境。

    唐 司空图 《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宋 丘崈 《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叶圣陶 《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梁斌 《红旗谱》五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看革命小说,就壮起胆来。”

  4. 情况;端绪。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縶囹圄。”

  5. 犹劲头。

    谢觉哉 《机关妇女的学习》:“《中国妇女》社记者说,机关团体的妇女,不论是职员或非职员,绝大部分的学习情绪很好。”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惊人的集体力量使他情绪高涨极了。”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回来后,它也跟人一样会闹情绪,对所有的人都不服从。”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呃呃,可得先跟 申玉枝 谈谈,安定安定她的情绪呢!”

引证解释

⒈ 缠绵的情意。

南朝梁江淹《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闃寂以思,情绪留连。”
唐韩偓《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宋晏几道《梁州令》词:“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繫行人住。”

⒉ 泛指感情。

叶圣陶《母》:“一位姓文的是个富于情绪而又偏于直觉的,伊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⒊ 心情,心境。

唐司空图《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宋丘崈《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清纳兰性德《霜天晓角》词:“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叶圣陶《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梁斌《红旗谱》五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看革命小说,就壮起胆来。”

⒋ 情况;端绪。

唐程长文《书情上使君》诗:“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縶囹圄。”

⒌ 犹劲头。

谢觉哉《机关妇女的学习》:“《中国妇女》社记者说,机关团体的妇女,不论是职员或非职员,绝大部分的学习情绪很好。”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惊人的集体力量使他情绪高涨极了。”

⒍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回来后,它也跟人一样会闹情绪,对所有的人都不服从。”
康濯《水滴石穿》第五章:“呃呃,可得先跟申玉枝谈谈,安定安定她的情绪呢!”

情绪的国语词典

缠绵的情意。

情绪的网络释义

情绪 (心理学名词)

  •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 情绪 (汉语词语)

  • 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在表达方式。能够 自我觉察,即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
  • 情绪造句

    青年教师做班主任,要注意克服急躁情绪。
    在困难面前,不要产生畏惧情绪。
    他对老师的批评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取得了好成绩,要防止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
    一路上虽然风餐露宿,但战士们情绪饱满,斗志昂扬。
    由于裁判不公平,影响了运动员的情绪。
    这几天,班长情绪低沉,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
    老师越鼓励,同学们的劳动情绪越高涨。
    不知为什么,小刚近来情绪有些低落。
    闹情绪,不理智,更容易把事办坏。
    这一切催生了这一地区自满甚或是耀武扬威的情绪。
    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当人们失去了乐观情绪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反复无常。
    对工作,他表露出了厌恶的情绪。
    比赛失利后他的情绪一落千丈。
    在双方交换场地的间隙,队员们调整了情绪,以利再战。
    不知什么缘故,小红今天的情绪很不好。
    李明看见大家情绪很高,他一个人孤掌难鸣,不得不顺势改了口。
    传说要发生地震,群众的情绪又波动起来。
    我们的老师非常细心,连同学们情绪上的细微变化也看得出来。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QMB
    四角: 95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英文翻译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n2 [陆丰腔] cin3 [客英字典] c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in2 [东莞腔] cin2 [海陆丰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dzʰĭɛŋzieng/dzieng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TJ
    五行:
    吉凶:
    仓颉: VMJKA
    四角: 24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者声。本义:丝的头)

    (2) 同本义

    绪,丝端也。——《说文》

    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天工开物》

    (3) 又如:绪余(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

    (4) 头绪,开端

    反覆终始,不知其端绪。——《淮南子·精神训》

    扰百绪于眼前。——谢庄《曲池赋》

    (5) 又如:端绪(头绪);入绪(有了头绪);绪次(头绪)

    (6) 情绪,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幽情苦绪何人见。——《聊斋志异》

    霜轻两鬓欲相侵,悉绪无端不可寻。——唐· 李频《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7) 又如:愁绪(忧愁的情绪);情绪(情思意绪)

    (8) 次序

    诞敢纪其绪。——《书·大诰》

    (9) 世系

    系唐统,接 汉绪。—— 陆游《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

    (10) 又如:绪胄(世系和后代)

    (11) 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五子之歌》

    (12) 又如:绪功(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13) 姓。明代有绪纪、绪珊

    (1) 余留的,遗留下来的

    唉秋冬之绪风。——《楚辞·涉江》

    先王有绪言而去。——《庄子·渔父》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

    (2) 又如:绪风(残余之风。即“余风”);绪音(余音);绪余(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绪业(遗业,事业)

    (3) 用同“絮”,比喻多而连绵不断 。如:绪咶(絮咶。唠叨;啰嗦);绪绪叨叨(絮絮叨叨);绪谈;绪语

    动词

    (1) 寻绎;整理

    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汉书》

    (2) 又如:绪次(整理编排);绪正(理出头绪,排正序次)

    (3) 叙述

    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 宋· 赵衍《重刊李长吉诗集序》

    (4) 顺;顺从

    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文选》

    (5) 又如:绪信(依从信赖)

    英文翻译

    end of thread; thread,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