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忌

mǐn jì [ min ji]
繁体 憫忌
注音 ㄇ一ㄣˇ ㄐ一ˋ

词语释义

旧指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词语解释

  1. 旧指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又 郭畀 《客杭日记》:‘十月十六日,先妣悯忌日。’是悯忌,生忌也。今以悯忌为死忌,误。”

引证解释

⒈ 旧指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又郭畀《客杭日记》:‘十月十六日,先妣悯忌日。’是悯忌,生忌也。今以悯忌为死忌,误。”

悯忌的网络释义

悯忌

  • 悯忌,读音mǐn jì,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 汉字详情

    mǐn [min]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UYY
    五行:
    仓颉: PLSK
    四角: 9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闵( 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清· 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

    (2) 又如:悯人之凶(原谅、可怜凶恶之人。形容看透世情,慈悲为怀,无所计较);悯念(怜悯);悯宥(怜悯宽宥);悯笑(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悯贫(怜恤贫苦的人);悯然(哀怜的样子)

    形容词

    (1) 忧愁;烦闷

    阨穷而不悯。——《孟子》

    曲罢悯然。——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3) 哀伤 。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英文翻译

    pity, sympathize with, griev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 潮州话:毛嫣2(免)

    宋本广韵

    [ji]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NN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UP
    四角: 1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2) 同本义

    忌,憎恶也。——《说文》

    而忌处者。——《国语·晋语》

    不克不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国语·越语》

    (3) 又如:忌恶(憎恶坏人坏事);忌愤(怨愤,嫉恨)

    (4) 嫉妒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忌前(妒嫉贤才);忌妇(妒妇,善妒的妻子);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过他);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6) 禁忌;忌讳

    公室卑则忌直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忌怒,则能害己。——《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忌三房(迷信者认为生病的人忌进新房、产房和灵房);忌作(唐宋习俗谓春、秋社日停做针线);忌针(阴历正月忌动针线);忌惮儿(忌讳害怕)

    (8) 顾忌

    贪吏害民无所忌。——白居易《采诗官》

    (9) 又如:忌畏(畏惧害怕);忌惮遮拦(顾虑遮掩);忌器(有所顾忌)

    名词

    先辈去世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叫“忌日” 。如:死忌;忌时(迷信指禁忌的时日);忌讳(先王的死日与名字);忌日;忌月(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

    英文翻译

    jealous, envious; f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6 [客英字典] ki3 ki5 [宝安腔] ki3 [梅县腔] ki3 [沙头角腔] k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ki4 [陆丰腔] ki6 [东莞腔] gi5 [台湾四县腔] ki5
    ◎ 潮州话:gi6(kĭ) ki7(khī)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記去聲開口三等gih/g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