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飘忽不定貌。
唐 李嘉祐 《与郑锡游春》诗:“映花鶯上下,过水蝶悠颺。” 宋 晏殊 《菩萨蛮》词:“莫学蜜蜂儿,等閒悠颺飞。” 金 元好问 《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诗:“瀟洒寒松度虚籟,悠颺飞絮搅青冥。”
飘扬;飞扬。
唐 罗邺 《云》诗:“莫使悠颺只如此,帝乡还更暖 苍梧 。” 宋 张先 《庆春泽》词:“声宛转疑随烟香悠颺,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清 陈维崧 《寿楼春·春日追昔游》词:“斑竹店,梅根坊,颭水花,晴丝悠颺。”
荡漾。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颺欲来时。”
形容声音的曼长而和谐。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一吹洞簫,一拽提琴,暗谱悠颺之曲。”
引证解释
飘忽不定貌。
唐李嘉祐《与郑锡游春》诗:“映花鶯上下,过水蝶悠颺。” 宋晏殊《菩萨蛮》词:“莫学蜜蜂儿,等閒悠颺飞。” 金元好问《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诗:“瀟洒寒松度虚籟,悠颺飞絮搅青冥。”
飘扬;飞扬。
唐罗邺《云》诗:“莫使悠颺只如此,帝乡还更暖苍梧 。” 宋张先《庆春泽》词:“声宛转疑随烟香悠颺,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清陈维崧《寿楼春·春日追昔游》词:“斑竹店,梅根坊,颭水花,晴丝悠颺。”
荡漾。
宋晏殊《浣溪沙》词:“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颺欲来时。”
形容声音的曼长而和谐。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一吹洞簫,一拽提琴,暗谱悠颺之曲。”
悠飏的国语词典
飘动的样子。
悠飏的网络释义
悠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攸(
)声。本义:忧思)(2) 同本义
悠,忧也。——《说文》
悠,思也。——《尔雅》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
悠悠苍天兮。——《楚辞·初放》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周南·关睢》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3) 又如:悠然(忧伤的样子);悠忧(忧伤)
(4) 摇摆 。如:猴子从一个树枝悠到另一个树枝,穿过了密林;往上一悠,就举起来;悠搭(方言。摇晃,摆动)
(5) 做事从容不迫
听安老爷这等说,便道:“喂!你悠着点儿,老头子!我一个出家人,不当家花拉的,你叫我那儿养小子去呀?”——《儿女英雄传》
形容词
(1) 长;远
今吾道路悠远。——《国语·吴语》。注:“长也。”
悠远长怀。——《史记·司马相如传》
江山悠隔,朝宗无阶。——《晋书》
於乎悠哉,朕未有艾。——《诗·周颂·访落》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汉· 苏武《诗四首》
(2) 又如:悠永(久远);悠修(遥远);悠逖(远方);悠婉(悠扬婉转);悠短(长短);悠裔(辽远);悠漫(漫长);悠缅(久远;遥远);悠邈(久远);悠阔(辽阔);悠旷(遥远)
(3) 飘扬的样子
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文选·张衡·东京赋》
(4) 又如:悠气儿(微弱的气息);悠奕(飘逸姣丽的样子);悠柔(悠扬柔和);悠逸(飘逸);悠婉(悠扬婉转)
(5) 闲适的样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二十首》
(6) 又如:悠闲;悠暇(闲适);悠溶(安闲的样子)
(7) 众多
看福寿有,子女悠,夫人又。——明· 汤显祖《牡丹亭》
(8) 又如:悠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宝安腔] ju2 (jiu2) [梅县腔] j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东莞腔] jiu2 [陆丰腔] jiu3 [台湾四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ju/jou | jĭə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飞扬;飘扬
飏,风所飞扬也。——《说文》
风飏电激。——《汉书·叙传》
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汉· 扬雄《甘泉赋》
(2) 又如:飏尘(尘土飞扬);飏幕(风吹开帘幕);飏飏(飞翔的样子。即翩翩);飏空(在空中飘扬);飏簸(向上抛撒谷物,以扬出杂物);飏扇(古扬谷器)
(3) 通“扬”。扬举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唐· 许浑《送客归峡中》
(4) 又如:飏帆(船扬帆而进。同扬帆)
(5) 通“扬”。显扬
将美匡丑,对飏休光。——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6) 又如:飏菁(显扬华美);飏荣(显出美丽);飏累(因说好话而受牵连);飏金(以金箔装饰佛像)
(7) 通“扬”。扬声,大声
雄朔野以飏声。——《汉书·叙传》
(8) 又如:飏言(扬声大言。同扬言);飏声(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