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

xī ní [xi ni]
注音 ㄒ一 ㄋ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悉尼(Sydney),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悉尼造句

您知道,没有护照和签证,我在悉尼寸步难行。
悉尼大学:物换星移,心智相通。
届时,悉尼唐人街将成为华人安居乐业之所。
落选者包括太平洋复活岛的巨人雕像,俄罗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政府已改变游轮航线,让它从悉尼出发后不去大堡礁,而改去昆士兰岛的凯恩斯市附近的一个小岛。在那里病人们可以接受流感检测。
守门员张烈看上去注意力不太集中,任由皮球从头顶划过,左边包抄上来的悉尼队员将球弹射回来,好在皮球在贵州球迷的惊呼声里滑门而出。
悉尼生活方式图片。悉尼的美丽的海港景色不仅仅帆船赛并且别的海上的活动,包括春节、端午节。
据太阳先驱报报道,那六枚鹦鹉蛋已经被悉尼机场的海关官员妥善保管在孵卵器中。
杰夫悉尼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
这家留学代理机构已经关闭在悉尼市区的办公室,还欠下六周的租金,留学代理去如黄鹤。
悉尼港湾大桥上的巨大钢铁拱道。再次成为烟花活动的中心,那里的一个巨大的沙漏型氖灯展示着时间流逝的主题。
她曾获得两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金牌、两届残疾人射击世锦赛金牌,在悉尼残奥会上获得银牌,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后来国家队公布的悉尼奥运会名单上没有巩晓彬,山东队老帅叶鹏亲自跑到北京,找到篮管中心负责人和蒋兴权本人,代表巩晓彬向蒋兴权赔礼道歉。
本活动将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学院举行,该大学位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市,距离悉尼仅一小时车程。
在新南威尔士州,牧师约翰年轻人围,原本圣公会转换,由维多利亚,设立了两个会继续中文长老教会在悉尼。
新年之夜,马尼拉的烟花爆竹会从傍晚持续至午夜。当地人相信爆竹能趋吉避凶。而悉尼则会在盛大的烟花表演中迎来新年。
中国队在悉尼奥运会上显示出中国在世界乒坛中占有的明显优势。
我要订到悉尼的来回机票。
杰夫:没错儿,残奥会就是在下个星期开幕,他们都是要去悉尼夺金牌的。
悉尼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两次获得男子体操团体冠军的黄旭,此次也和昔日搭档杨威一起,坐在了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裁判席上。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TO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P
四角: 2033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心,从采。采( 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悉,详尽也。——《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副词

(1) 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又如:悉知底里(对事情的内情底细完全清楚);悉皆(全都);悉备(齐备)

动词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悉锐(尽其全部精锐);悉甲(尽其甲兵);悉索(尽其所有;搜括)

英文翻译

know, learn about, comprehe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宝安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七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sĭĕtsit
[ni]
部首: 327
笔画: 5
五笔: N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SP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尸,匕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本义:亲近,亲昵)

(2) 同本义。后作“昵”

尼,从后近之也。——《说文》

尼,近也。——《小尔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

不避远尼。——《尸子》

(3) 安定,平和

尼,安也。——《尔雅》

尼,和也。——《广雅》

竟界尼康。——《隶释·祝睦后碑》

名词

(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语“比丘尼”(Bhidsunt)的简称

人道为尼,遂居此寺。——《洛阳伽蓝记·胡统寺》

(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处);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3) 尼山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相传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尼首(谓人头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英文翻译

Buddhist nun; translit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nei4
◎ 客家话:[梅县腔] ni2 [台湾四县腔] ni2 nit8 [客语拼音字汇] ni2 [东莞腔] li2 [客英字典] ni2 [陆丰腔] ni3 [海陆丰腔] ni2 nit8 [宝安腔] 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夷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nrii/nyɳ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