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悻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恼怒貌。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一回:“ 吴士登 皱着眉头没吭气,半天才说:‘我不搬。出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本乡本土。’说完,就恼悻悻地往外走了。”
引证解释
⒈ 恼怒貌。
引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七一回:“吴士登皱着眉头没吭气,半天才说:‘我不搬。出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本乡本土。’说完,就恼悻悻地往外走了。”
恼悻悻的网络释义
恼悻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惱(
)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2) 同本义
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唐· 卢仝《寄男抱孙》
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西游记》
(3) 又如:恼聒(烦恼,恼恨);恼懆(烦恼忧愁);恼燥,恼躁(烦恼不安);恼悔(悔恨);恼闷(懊恼烦闷);恼烦(烦恼);恼懊(懊恼)
(4) 懊恼;烦闷
将终,无曾痛恼,但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书·姚察传》
(5) 又如:恼恨恨(恼恨貌。愤怒怨恨);恼害(犹恼恨);恼忿忿(气呼呼,气冲冲);恼巴巴(气恼,恼怒);恼犯(触犯;激怒);恼燥(恼火);恼骂(生气漫骂);恼激(激怒)
(6) 打扰
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西游记》
(7) 又如:恼聒(打扰);恼乱(打扰)
(8) 惹,撩拨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幸声。本义:恼怒的样子) 同本义
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悻动(怒形于色)
形容词
(1) 刚直
荡莽很悻,道之非耶?——唐· 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
(2) 又如:悻直(刚直;亦指刚愎固执);悻切(刚直)
(3) 固执
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宋· 苏轼诗
(4) 又如:悻直(固执,任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en4 [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en3
◎ 潮州话:何英6(幸)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婞 | 胡頂 | 匣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ɣieŋ | ghengx/he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幸声。本义:恼怒的样子) 同本义
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悻动(怒形于色)
形容词
(1) 刚直
荡莽很悻,道之非耶?——唐· 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
(2) 又如:悻直(刚直;亦指刚愎固执);悻切(刚直)
(3) 固执
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宋· 苏轼诗
(4) 又如:悻直(固执,任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en4 [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en3
◎ 潮州话:何英6(幸)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婞 | 胡頂 | 匣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ɣieŋ | ghengx/he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