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邀

shù yāo [shu yao]

词语释义

指本应亲自登门邀请,但因为请的人数众多,有所不便,改用柬帖,请求受帖人宽恕。

汉字详情

shù [shu]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VKNU
五行:
仓颉: VRP
四角: 463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恕,仁也。——《说文》

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以心度物曰恕。——《声类》

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

恕,明也。——《墨子经上》

忠恕违道不远。——《礼记·中庸》。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 又如:恕直(宽仁正直);恕心(仁爱之心);恕实(忠实,老实);恕道(宽仁之道)

动词

(1) 饶恕,宽恕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恕谅(宽谅,原谅);恕免(饶恕;宽免);恕辞(开脱或原谅的言辞)

英文翻译

forgive, excuse, show mercy

方言集汇

◎ 粤语:sy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海陆丰腔] shu5 [梅县腔] shu5 [东莞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陆丰腔] shu6 [宝安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商署去聲開口三等ɕĭosjoh/sjvh
yāo [yao]
部首: 306
笔画: 16
五笔: RYT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SK
四角: 38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敫声。本义:迎候)

(2) 同本义

邀相见。——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邀我至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北邀当国者。——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邀接(迎接);邀迓(迎请);邀迎(迎合)

(4) 逢,遇到

邀殊宠,一枝已傍日边红。——清· 洪昇《长生殿》

(5) 又如:邀世(逢世);邀乐(遇到欢乐);邀天晴(逢天晴);邀幸(侥幸,幸运)

(6) 阻拦;截击

又怕山北诸州出兵,邀其归路而击之。——《新编五代史平话》

(7) 又如:邀截(阻截);邀留(婉称被俘获);邀勒(遮拦;阻挡);邀丐(阻截索求);邀伏(设伏兵拦 击);邀劫(拦路抢劫)

(8) 请求;谋求

吾乘时邀幸,得为吏部尚书。——《魏书·崔亮传》

(9) 又如:邀恩(清代对年过八旬而未录取的考生赐赏举人称号);邀名(求取好的名声)

(10) 招 。如:邀召(邀请);邀延(犹邀请);邀帖(请帖);邀呼(招唤)

(11) 要挟

邀其上者。——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邀君(要挟君主);邀勒(强迫;逼勒);邀胁(要挟;威胁)

英文翻译

invite, welcome; meet, inter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u1 [客英字典] jau1 jeu1 [台湾四县腔] jau1 jeu1 [东莞腔] jau1 [陆丰腔] jau1 [宝安腔] j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梅县腔] jau1
◎ 潮州话:iou1/iao1 hiou1/hia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堯平聲開口四等keuki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