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宽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饥民强盗人穀米》:“今犯至死者,依元条不用灾伤减等,则是觉恕贷之不足以戢盗,而改出此令,足为至当也。”
引证解释
⒈ 宽恕。
引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饥民强盗人穀米》:“今犯至死者,依元条不用灾伤减等,则是觉恕贷之不足以戢盗,而改出此令,足为至当也。”
恕贷的网络释义
恕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恕,仁也。——《说文》
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以心度物曰恕。——《声类》
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
恕,明也。——《墨子经上》
忠恕违道不远。——《礼记·中庸》。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 又如:恕直(宽仁正直);恕心(仁爱之心);恕实(忠实,老实);恕道(宽仁之道)
动词
(1) 饶恕,宽恕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恕谅(宽谅,原谅);恕免(饶恕;宽免);恕辞(开脱或原谅的言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海陆丰腔] shu5 [梅县腔] shu5 [东莞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陆丰腔] shu6 [宝安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恕 | 商署 | 書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ɕĭo | sjoh/sjv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贷,施也。——《说文》
贷,予也。——《广雅》
以财投长曰贷。——《大戴礼记·千乘》
凡民之货者。——《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
又称贷而益之。——《孟子》
不贷无出也。——《庄子·天运》
贳贷卖买。——《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贷施(施舍);贷恤(赈施抚恤)
(4) 借出钱财
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潜夫论·忠贵》
(5) 又如:贷借(金钱物品的借出和借入);贷项(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贷卖(放贷或出卖)
(6) 借入
贷,借也。——《广雅》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 监河侯。——《庄子·外物》
(7) 又如:向银行贷款;贷钱(借钱);贷赊(借贷,赊欠)
(8) 推卸 。如:责无旁贷
(9) 饶恕,宽恕
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宋史·刑法志》
有系狱者,皆挠法贷减。——《旧唐书·王世充传》
今姑贷汝。——明· 高启《凫藻集》
(10) 又如:严惩不贷;贷罪(免罪);贷减(宽宥减罪)
名词
要付利息的借款 。如:农贷;贷券(债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