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悸

kǒng jì [ kong ji]
注音 ㄎㄨㄥˇ ㄐ一ˋ

词语释义

惊慌。

词语解释

  1. 惊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鬼神恐悸,圣智危慄。”《旧唐书·刘总传》:“晚年恐悸尤甚,故请落髮为僧。”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此疾虽愈,而尝怔忡恐悸,或遗亡颠错,若失心状。”

引证解释

⒈ 惊慌。

唐柳宗元《乞巧文》:“鬼神恐悸,圣智危慄。”
《旧唐书·刘总传》:“晚年恐悸尤甚,故请落髮为僧。”
宋郭彖《睽车志》卷二:“此疾虽愈,而尝怔忡恐悸,或遗亡颠错,若失心状。”

恐悸的网络释义

恐悸

  • 恐悸,读音kǒng jì,是汉语词汇,释义为惊慌。
  • 汉字详情

    kǒng [kong]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AMYN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 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5) 恐吓,使之害怕

    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

    李斯因说 秦王,请先取 韩以恐他国。——《史记·高祖本纪》

    (6) 又如:恐呵(威吓呵斥);恐胁(恐吓威胁);恐逼(恐吓逼迫);恐褐(恫吓威胁)

    (7) 恐怕

    恐前后受其敌。——唐· 柳宗元《三戒》

    常恐秋节至。——《乐府诗集·长歌行》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赵策》

    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8) 又如:恐其有误;恐不容易;恐非所愿

    副词

    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偿城恐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为操所光。——《资治通鉴》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fear; fearful, apprehen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ng3 [海陆丰腔] kiung3 [梅县腔] kiung3 [东莞腔] kung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g3 kung3 [沙头角腔] kiung3 [台湾四县腔] kiung3 [宝安腔] kung3 [陆丰腔] ki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隴上聲開口三等khyungx/qivnkkʰĭwoŋ
    [ji]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TBG
    五行:
    仓颉: PHDD
    四角: 9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

    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形容词

    带下垂的样子 。如:悸悸(下垂的样子)

    名词

    心悸病

    使我至今病悸。——《汉书·田延年传》

    太师王舜自 莽篡位后病悸,寝剧,死。——《汉书·王莽传中》

    英文翻译

    fearful, apprehensive, perturbed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gwai6
    ◎ 客家话:[梅县腔] gi5 gwi5 [海陆丰腔] gi5 git8 gui5 [客英字典] gi5 kwui5 [宝安腔]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git8 gui5
    ◎ 潮州话:哥威3(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季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gjyih/gvihgʰ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