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xìng jiào yù [xing jiao yu]
注音 ㄒ一ㄥˋ ㄐ一ㄠˋ ㄩ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性教育即SexEdu(性教育英文全称sex education的缩写),是有关性的教育。

性教育的国语词典

有关性的教育。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主要内容包含生理学知识、性别认同的心理发展,以及两性及其他亲密关系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等。

性教育的网络释义

性教育

  • 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
  • 一般将创造继起之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
  • 对青少年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育。主要内容有: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发育期的身体变化状况;生育的过程;性的道德教育;计划生育、优生知识等。(辞海解释)
  • 性教育的翻译

    英语: sex education
    德语: Sexualaufklärung (S)​, Sexualerziehung (S)​, Sexualkunde (S)​, Sexualpädagogik (S)​
    法语: éducation sexuelle

    性教育造句

    在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将这“五个一”活动同新农村建。
    当孩子们说他们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性教育了的时候,你可以说:‘你仅仅学到了生理上的性知识,但你还没有学到性道德。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曲麻莱县约改镇把解决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支部公开承诺,镇村联动整改,取得了实效。
    德性教育本身即好生活。
    结果表明,整合性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中生问题行为状况。
    为了避免口气听上去过于施惠于人,讲授大学性教育课程的老师们采用了有趣、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要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集中力量狠刹几股不正之风,二是抓好党性教育,三是严格整顿纪律。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对策。
    本文的主旨是客观反映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助推青少年性教育正常开展。
    所有这些影视作品都可以视为儿童性教育的例子,但挑逗性的表演方式却把这些小演员们捧成了性感偶像,而且强调了性感小女孩和性工作之间的联系。
    青少年宫是青少年活跃身心、陶冶情操、锻炼体能、施展才华的社会性教育活动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课余学习的理想处所,同时也是广大青少年快乐生活的乐园。
    其中,聋哑儿童龙音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浓厚,喜欢描画身边的人和事,在老师的针对性教育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在我们的生物老师、校园顾问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不认为启动一门性教育课是必要的。
    青少年和成年残疾人被排除在性教育规划之外的可能性更大。
    大学生党员作为整个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应积极投身到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
    越南避讳性教育,学生课程中也不包含性教育。
    由于各国的教育有着共通性,这种基于本土的原创性教育理论就必然地具有一定的世界性。
    争取教育权利平等是女性教育保护的基础,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的根本保证在于加强法制建设。
    性教育应当包括性生理、心理、道德规范和法律。教育者可以介绍最基本的身体信息、男孩女孩的角色以及卫生基础给幼儿园的孩子们。
    近一半的女孩说她们希望能够把性教育的重点放在怀孕的后果上,而不是性生理知识。

    汉字详情

    xìng [xing]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QM
    四角: 95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shēng)。生命;生机

    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nature, character, sex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正清開去聲開口三等sĭɛŋsiengh/sienq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y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C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I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2) 同本义

    育,生也。——《广雅》

    无遗育。——《书·盘庚》

    至如今不育。——《国语·晋语》

    子孙蕃育之谓也。——《国语·周语》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易·渐》

    (3)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4) 抚养;教育

    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子。——《虞书》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5)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英文翻译

    produce, give birth to; edu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海陆丰腔] ruk7 ruk8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juk8 [东莞腔] juk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jukj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