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

xìng zhēng [ xing zheng]
繁体 性徵
注音 ㄒ一ㄥˋ ㄓㄥ

词语释义

性征 xìngzhēng

(1) 一个人的性别特征、行为和脾气的总和

sexuality;sex character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两种。前者是两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如男子的睾丸、阴茎、精囊和前列腺,女子的卵巢、阴蒂、阴唇、阴道、子宫和输卵管。后者指青春期出现的特征,如两性的阴毛、腋毛,男性的胡须、嗓音变粗、肌肉发达,女性的乳房饱满、皮下脂肪丰满等。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人类的性征是非常的复杂的,”他说。
2、她主张,如果我们像古人那样歌颂女性性征的话,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3、弗洛伊德认为,这或许不难理解,迷恋其他男人性征的男人们,把他们自己的性欲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
4、这些女人拥有的性征--“在雌激素到雄激素关系中典型的荷尔蒙配置”,这正是男人们从骨子里想要的。
5、负面的身体意象还会让一些女孩长大以后,对自己的性征感觉不安。
6、和其他有机体一样,人类通过人类性征的载体(基因)将自身的性征遗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7、我们正处于比以往更加性征化的文化中,通过科技也比以往更容易“完善”自我,扭曲那些正常的标准。
8、然而,他们还是检测出了少量的形成这些性征的遗传物质标记。
9、正是父母遗传给子女的基因使得子女与家庭成员长的非常像,同时也使得每个子女具有各自独特的性征。
10、大多数人把发育期跟成年性征的发育联系在一起:胸部、月经、阴毛、胡子等。
11、在男性和女性中,二氢睾酮对男女性征的发育都有重要作用。
12、同大量的迷信和传说相反的是,人们在更年期并不会失去性征,人们的性能力其实会持续到老年。
13、在这个时候它们性征发育成熟并开始参与繁殖大迁徙。
14、她们的性别意识及因此表现出的性征正是其梦想幻灭的首要原因。
15、对莉莉和兰赛夫人的讨论,皆不离女性的性征、创造力、主体性等问题,以及社会大众看待女性的态度。
16、他说,这其中的关键是睾丸甾酮,一种影响男性面部特征和其他第二性性征的激素。
17、无形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无形资产的独特性征给其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18、在心理分析理论中,它常常指婴儿时期未分化的性征,以及母亲歇斯底里的情形。
19、“她们”是女性,却性征不突出,非常中性,周身没有鲜亮的色彩。
20、这种情况并不代表铸铁在适度的载荷下不会出现弹性性征。
21、睾丸甾酮对于男性性征的形成必不可少,但它也会损害健康。
22、自动组合适合性强的结构性征来减小规模和能量的需求。
23、失欲症是欧恩内斯·琼斯在讨论女性性征时所使用的一个希腊词,指性欲的消失。
24、对性别有争议的运动员,专家除对其外部性征进行检验外,还要抽血化验其性激素、基因以及染色体以判定其性别。
25、目的为探讨智力低下、闭经、不良生育史和性征异常的病因。
26、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性征的国语词典

雌雄性别的外形特征。

性征的网络释义

性征

  • 性征是指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人类具有四种性征: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从胚胎发育第五周开始逐渐分化为第一性征,婴儿出生时已具备,并以此来区别男或女。第二性征指两性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一系列与性别有关的特征,又称为副性征。例如:男子长出胡须,出现阴毛和腋毛,喉结突出、骨骼粗大、肌肉发达、声音低沉等;女子乳房膨大,出现阴毛和腋毛,骨盆宽大,胸、肩、臀、部的脂肪增多,音调高等。第三性征指步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行为、习惯、志趣、器质等方面的特征。
  • 性征造句

    因为它形成于青春期,生物学家将其定为第二性征之一。
    雄性动物睾丸间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睾酮,而睾酮是维持精子发生和雄性性征所不可或缺的类固醇激素。
    实际上,根据对女性荷尔蒙和性征研究,女性在排卯期比较会欣赏有“男子气概”的男人,但等到生理期时,又会期望有一位温柔的伴侣陪在身边。
    临床上罕见,常伴有子宫发育不全,第二性征大多发育正常。
    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们会出现副性征。
    生殖季节,雌、雄个体副性征差异不明显,不能采用常规鉴别方法进行性别鉴定。
    结论当患者有主诉不适时,在体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发现阳性征及异常,应及早诊断广泛性焦虑症。
    老师:男女生到青春期会有第二性征出现,女生平坦的胸部会隆起,就像……小新:像双安全气囊。臼井仪人。
    在发展地方性征信体系的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其它机构的合作。
    对患者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进行观察,通过核型配对分析,发现这些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我想无须详细讨论,自然学者都公认副性征是高度变异的。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给青少年带来神秘色彩,开始产生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许多困惑、矛盾、烦恼。
    但本周,他已对拟向接受纳税人救助企业发放的大额奖金惩罚性征税的立法动议提出了疑议。
    臭蛙类第二性征的多样性与进化研究。
    作为一个青春期男孩,这是他的第二性征在发展。
    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
    性感多以表现第二性征为主,分露体和露形两大类。
    鸣唱是许多鸟类的重要的雄性第二性征之一。
    第二性征发育和月经初潮年龄存在城乡差异。
    在有些病例中,体重减轻,失去第二性征可能也与难以接受成年有关。

    汉字详情

    xìng [xing]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QM
    四角: 95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shēng)。生命;生机

    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nature, character, sex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正清開去聲開口三等sĭɛŋsiengh/sienq
    zhēng [zhe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MYM
    四角: 212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2) 同本义

    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说文》

    征,行也。——《尔雅》

    壮于趾征凶。——《易·大壮》

    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

    先王卜征五年。——《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古乐府《木兰词》

    孤蓬万里征。——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征鼙(征战的军鼓);征衣(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征客(游子。同征人);征鸟(远飞的鸟);征盖(远行的车);征夫(远行的人;出征的士兵)

    (4) 征伐,发兵讨伐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一曰征。——《周礼·太卜》。司农注:“谓征伐人也。”

    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

    (5) 又如:征诛(征讨诛戮);征阵(战阵);征讨(讨伐);征略(征战略地);征剿(犹征讨)

    (6) 争夺,争取

    不为征利。——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征收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

    (8) 又如:征榷(征税与专卖);征役(征税与劳役);征缮(谓征收赋税,整顿武备);征敛(亦作“征敛”)

    名词

    (1) 赋税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孟子·尽心下》

    (2) 又如:征役(赋税与徭役)

    (3) 姓

    动词

    (1) (会意。从微省、壬。行于微而闻达。本义:征召)

    (2) 同本义

    徵,召也。——《说文》

    徵,召也。——《尔雅》

    以量度成贾而徵徴。——《周礼·司市》

    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周礼·县正》

    徵唯所欲。——《仪礼·乡射礼》

    王使来徵聘。——《左传·宣公九年》

    发征期会。——《史记·货殖列传》

    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征拜尚书。

    (3) 又如:征引(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谓召用佐吏);征车(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征守(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

    (4) 求取;索取

    物贱之征贵。——《史记·货殖列传》

    贵之征贱。

    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会征促织。

    (5) 又如:征乞(求取);征索(索取);征须(求取);征贿(求取贿赂);征求(求索)

    (6) 追究;追问

    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

    (7) 证明;验证

    念用庶征。——《书·洪范》

    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

    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征验;征圣(验证于前圣的遗教);征象(验证);征效(效验)

    名词

    (1) 征兆;迹象

    明征定保。——《书·胤征》

    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

    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

    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

    征于色。——《孟子·告子下》

    (2) 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 “徵”

    英文翻译

    invade, attack, conqu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陆丰腔] zhin1 [东莞腔] zin1 [宝安腔] zin1 [海陆丰腔] zhin1
    ◎ 潮州话:zêng1(cheng) dêng1(t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諸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jĭɛncjeng/tj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