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怠废。
《太平广记》卷六一引 前蜀 杜光庭 《集仙录·王妙想》:“吾常铭之於心,布之於物,弘化济俗,不敢斯须輒有怠替。”
引证解释
⒈ 犹怠废。
引《太平广记》卷六一引前蜀杜光庭《集仙录·王妙想》:“吾常铭之於心,布之於物,弘化济俗,不敢斯须輒有怠替。”
怠替的网络释义
怠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駘 | 徒亥 | 定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daix/doj | dʰɒ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
),二人并立。本义:废弃)(2) 同本义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3) 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4) 停止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5) 又如:替手(停手)
(6) 消亡,泯灭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7) 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8) 衰微;衰落
风颓化替。——房玄龄《晋书》
(9) 又如:兴替(兴盛与衰亡)
(10) 代替
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11) 又如:我替他去;替力(代为出力);替当(顶替充当);替归(轮替而归);替天行道(代行上天的意旨);替罪(代人受过);替下来;替我一下
(12) 衰亡。
(13) 如:朝代兴替
(14) 松弛;怠惰
于是乎下陵上替。——《左传》
(15) 又如:替懈(替解;懈怠)
名词
(1) 替身,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 。
(2) 如:替僧(明朝,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替头(替身)
(3) 通“屉”。抽屉
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则引替睹尸。——《南史·宋·孝武殷淑传》
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替小箱。——《警世通言》
介词
(1) 为;给 。
(2) 如:替人受罪;替我去商店买东西
(3) 同,和
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一般哩。——《西游记》
量词
(1) 次、批、起。
(2) 如:一替两替(一次两次);替另(再一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tai5 [海陆丰腔] ti5 tai5 (toi5) [客英字典] tai5 ti5 te5 [台湾四县腔] ti5 tai5 (toi5) [东莞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ti4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替 | 他計 | 透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tʰiei | theh/th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