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忪
注音
ㄓㄥ ㄓㄨㄥ
词语释义
怔忪
(1) 惊恐不安
英
词语解释
惊恐不安。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旬时之间,虏復为害,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乃復怔忪如前。” 唐 黄滔 《代陈蠲谢崔侍郎书》:“某又名碍龙头,跡乖豹变,都由薄命,翻负至公,以此怔忪莫寧,惶惑无已。”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 双卿 素胆小……闻暗响,即怔忪不寧。” 章炳麟 《徐锡麟等哀辞》:“百吏怔忪,穿墙跳匿。”
引证解释
⒈ 惊恐不安。
引汉王符《潜夫论·救边》:“旬时之间,虏復为害,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乃復怔忪如前。”
唐黄滔《代陈蠲谢崔侍郎书》:“某又名碍龙头,跡乖豹变,都由薄命,翻负至公,以此怔忪莫寧,惶惑无已。”
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二:“双卿素胆小……闻暗响,即怔忪不寧。”
章炳麟《徐锡麟等哀辞》:“百吏怔忪,穿墙跳匿。”
怔忪的国语词典
惊惧害怕的样子。唐.黄滔〈代陈蠲谢崔侍郎启〉:「怔忪莫宁,惶惑无已。」也作「征彸」。
怔忪的网络释义
怔忪
怔忪的翻译
英语:
frightened, scared, terrified
近义词
怔忪造句
就连这他早已经熟悉的鸿钧塔,也让他有一瞬间的怔忪,这又是怎么回事?这可是自己从前提升的时候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事情。
见她怔忪,邵文槿的嘴角微微勾起,正欲开口,内侍官却领了旁人匆匆赶来。
阿止觉得这样的哥哥有些陌生,一时有些怔忪,可小白却很快恢复了往日玩世不恭的模样“就这么大点儿事还让我跑一趟!喂,我去看我家小陌了啊!”。
殷睁怔忪两下啊唉,我离开下啊。
她起初倒觉得不安,仿佛下楼的时候踏空了一级似的,心上异常怔忪,后来也就惯了。
陆老爷子微微怔忪了半晌,摇摇头叹了口气,端起杯子一杯半两的老酒就下了肚。
丹桂、青桂、书函在旁伏侍,斟上酒,众人笑语连连,独风念屏有些怔忪,风萧萧道“屏儿怎么闷闷的?”。
有那么一瞬,小男孩的脸,让她怔忪,“可以!”。
望着幸灾乐祸扬长而去的东洋叫驴巡逻船,大伙心神怔忪悸颤,怨恨陡升,有的胆战心惊,有的焦躁忧虑,大多数人义愤填膺。
周围都是眼神怔忪的居民,好似还没睡饱似的,一个个满脸惊恐,这天地酒吧的门窗都烧黑了,敢情昨晚是怎样炽烈的火焰,怎样的凶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ēng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正声。本义:惶恐不安的样子)
(2) 同本义
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乃复怔忪如前。——《潜夫论》
(3) 又如:怔忡之症(心脏跳动加速、节律不整的病症);怔忡(惊恐不安;又指患者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
(4) 发愣,发呆
那丫鬟倒发了个怔。——《红楼梦》
(5) 又如:怔怔(呆愣的样子)
zhèng
(1) 惊恐 。如:怔忪(惊恐不安);怔营(惶恐不安);怔忡(惊恐不安;又指心脏剧烈跳动的一种症状)
(2) 〈方〉∶发愣;发呆
宝玉怔了半天,方想过来。——《红楼梦》
(3) 另见
英文翻译
a disease resembling neurosis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hin1 [宝安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zhin5 [海陆丰腔] zhin1
◎ 潮州话:之英1(增)
◎ 客家话:[梅县腔] zhin1 [宝安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n1 zhin5 [海陆丰腔] zhin1
◎ 潮州话:之英1(增)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征 | 諸盈 | 章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cjeng/tjeng | jĭɛn |
详细解释
sōng
(1) ——见“惺忪”(
)(2) 另见
zhōng
动词
心跳
银液镇心忪。——唐· 李贺《恼公》
形容词
(1) 惊恐 。如:忪蒙(忪懞。惶恐不安);忪忪(惊恐不安的样子)
(2) 另见
英文翻译
quiet, calm, tranquil,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1 zung1
◎ 客家话:[宝安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sung1 z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梅县腔] zhung1
◎ 客家话:[宝安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sung1 z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梅县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鍾 | 職容 | 章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cjyung/tjvng | tɕ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