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圆睁造句

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他那一副怒目圆睁的样子,真令人害怕!
他站在那里,怒目圆睁的看着来袭的敌人,很多士兵看到如此都望而却步!
想到这儿,他愈加悲愤,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朝苏博远瞪去,看到他仍然满怀关切地望着怀中的女儿,口中千呼万唤,脸上老泪纵横,惺惺作态的丑样令人作呕。
两只公鸡展开双翅,伸长脖子,脖子上的羽毛直立起来,好像古代战士们手中的盾牌。它们都是怒目圆睁,瞧着对方,头不停地抖动着,时而伏地,时而抬起,身子还随着对方不停地转来转去,它们都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一想到昨天在超市里被咸猪手,我就百感交集恶心不止怒目圆睁恶从胆边生气冲斗牛怒发冲冠。
林轩眼力极其锐敏,立刻发现那是一张类似于西藏唐卡的手绘作品,打开的部分画着的是一尊怒目圆睁、双臂愤怒上举的藏传佛教护法神。
众僚相会于午门,正谈叙间,只有邓国丈怒目圆睁,众文武那里得知。
报道称,王郁琦提到张显耀案时,数度怒目圆睁,语气激动,并有一副引颈就戮的愤慨。
小强怒目圆睁,眉毛竖起,头发根根立起,嘴里喷出刺耳的声音,不仅如此,还要伸手打小罢。那憋得通红的脸像个熟透的西红柿,身体也像狮子般猛扑过来。
‘你那哥哥,信口开合,导致本地民众,忧心惶惶,纷纷迁移,更有甚者,落草为扣,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难道他人有罪,肇事源头便无罪!’包黑炭一脸正气,怒目圆睁。
紧接着张鑫源的面前就是一个怒目圆睁的大眼睛美少女,正凶横地盯着自己。
浮罗天君此刻怒目圆睁,然后他一本正经浩气凛然的对着王峰喋喋说到。
沙陀龙正在屈肘托腮、低头闭目地思索刚才之事,忽见李超到来,顿时怒目圆睁,大发雷霆“唗!李超!你还有何连忙前来见朕?”。
一个打量,却见盒中头颅怒目圆睁,竟吓得头风病患,终日只觉天崩地裂,随后卧床不到一年,就拖着形如毁木的躯骸到天府报道。
怒目圆睁,风天应口中爆吼,然后手中的无极铠皇枪便是疯狂震动起来,三道巨大的虚影同样是仰天长啸。
主角“幺姨妈”王弋的演出尤其出彩,大段台词酣畅淋漓,时而笑颜如花,时而怒目圆睁,时而哀怨动人,时而激昂澎湃。
面对眼前这个壮实高大、怒目圆睁的黑人少尉,凯撒依然是那谈笑自若的表情,丝毫没有表现出一般人正常的畏惧反应。
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鬃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赵公元帅头戴铁冠,乌面浓须,怒目圆睁,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跨骑黑虎,除招财进宝之外,还肩负镇妖辟邪功能。

汉字详情

[nu]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VCNU
五行:
吉凶:
仓颉: VEP
四角: 4733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形容词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如:怒号;怒涛

名词

(1) 通“孥”。妻子儿女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英文翻译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方言集汇

◎ 粤语:n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u5 [海陆丰腔] nu5 [客语拼音字汇] nu4 [台湾四县腔] nu5 [梅县腔] nu5 [东莞腔] lu3 [陆丰腔] nu5 [宝安腔] lu5 [沙头角腔] lu5
◎ 潮州话:n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古上聲開口一等nox/nuunu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
yuán [yuan]
部首: 335
笔画: 10
五笔: LK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WRBO
四角: 6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员声。本义:圆形)

(2) 同本义

圆,圜全也。——《说文》

圆而神。——《易·系辞》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中吾规者谓之圆。——《墨子·天志》

水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地形》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

方圆两炮台。——《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圆丢丢(圆溜溜);圆浑(浑圆);圆领(明朝官员的常礼服。其胸前背后加有不同图案的补子以区别官阶的,叫补服);滚圆(极圆)

(4) 圆通;灵活

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总得学些圆通。——《儿女英雄传》

(5) 又如:圆便(变通的办法);圆媚(处世圆滑,善于逢迎);圆活(圆滑。指处世变通灵活;周全)

(6) 圆满;完整

蓍之德,圆而神。——《易·系辞上》

(7) 又如:圆图(录取名单;古时县考时用以公布考生中考的榜牌);圆成(佛教语。成就圆满;圆满成功);圆妙(佛教语。圆满融通);圆明(佛教语。彻底领悟)

(8) 丰满;周全

其粟圆而薄糠。——《吕氏春秋·审时》

(9) 又如:圆湛(饱满的样子);圆匀(丰满匀称)

(10) 婉转;圆润

深圆似轻簧。——白居易《题周家歌者》

(11) 又如:圆丽(圆润秀丽)

名词

(1) 圆周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韩非子》

(2) 月亮 。如:圆缺(指月亮的盈亏);圆月(中秋节晚上围坐赏月;或指中秋祭月);圆蟾(圆影,圆魄,圆景,圆舒,圆光。都指月亮)

(3) 指天

载圆履方。——《淮南子》

(4) 又如:圆天(古人认为无呈圆形,故称“圆天”);圆方(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圆方”代称天地);圆空(天空,天);圆象(天象);圆盖(圆宰,圆苍,圆精,圆灵。都指天)

(5) 丸,圆而小的东西

炒肉片,煎肉圆,闷青鱼。——《儒林外史》

(6) 圆形的货币。也作“元” 。如:银圆(元)

(7) 姓

动词

(1) 使圆满,成全

你只依着师傅这话,就算给师傅圆上这个脸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圆备(完成);圆就(成全;圆满);圆亲(娶亲,成亲);圆谎(掩盖弥补谎话中的漏洞);自圆其说

(3) 旋转

(王述)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团转不止。——《晋书》

(4) 又如:圆旋(回旋);圆转(旋转);圆折(水流旋转曲折)

(5) 团圆,散而重聚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英文翻译

circle; round, circular; complet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宋本广韵

zhēng [zheng]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QVH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NSD
四角: 6705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争声。本义:张开眼睛)

(2) 同本义

武行者睁着双眼喝道:“你这厮好不晓道理。”——《水浒传》

(3) 又如:睁眼苫眉(装模作样);睁着眼做,合着眼受(比喻自作自受,心甘情愿);睁着眼跳黄河(比喻进退维谷,走上绝路)

(4) 看,望;瞪

偏偏他却转回程,不敢上前来冲道,闪在傍边仔细睁。——《天雨花》

(5) 又如:目睁口呆(惊惧得瞪大双眼,说不出话来);圆睁环眼(眼睛瞪得又大又圆);睁目张须(瞪起眼,胡须竖起。形容怒气冲天的神态)

英文翻译

open eyes; sta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g1 zang1

宋本广韵